玩转木梯 趣味攀爬
椒园园区 大班
户外自主游戏课程
户外自主游戏时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自由、自主的形式参与交流和体验,孩子们自由活跃在不同的游戏区域中,专注的玩耍,迎着微风感知着这个璀璨的世界。本期推出户外自主游戏课程之一《玩转木梯,趣味攀爬》
游戏背景
孩子是天生的“冒险家”,这不,幼儿园户外的攀爬架、长短不同的梯子、木板等,成了孩子们自主游戏的好材料,他们玩的乐此不彼。孩子们合作搭建的造型独特,功能齐全,无论是在商量探讨组合还是分工合作方面,无一不彰显着孩子的智慧。同时大班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和合作探究能力有所增强,他们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从看到攀爬架的那一刻,孩子们就开始了“疯抢”模式,虽然忙活了半天,但是木梯仍然没能迅速搬到游戏目的地。为此,孩子们展开了第一轮的讨论。
脉络图
游戏讨论
在拿游戏材料的时候,你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梯子太重我一个人搬不动。
我往外搬安吉箱的时候,小朋友在往里推,方向不一样,安吉箱动不了。
我搬不动的时候,可以喊我的好朋友来帮忙。
拿材料的时候,要当心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推箱子时,要朝着一个方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出自己的想法。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意识到拿材料也是需要遵守规则的,那样才能又快又安全。
搬运器械
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了,换成以前,有些小朋友会喊老师帮忙,但自从讨论了搬攀爬架的一些规则和注意点之后,孩子们搬材料的主动性就更强了,搬运材料时明显小心了许多,在搬动的同时还互相提醒要慢一点。就这样,你帮我,我帮你,自由组合攀爬架终于安装好啦。
我也能自己搬梯子啦!
我一个人就能搬动,我是个大力士。
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抬攀爬架,一下抬起来了。
我们一起把梯子拼接起来。
教师反思:
简单的材料,在孩子们巧妙地组合下变成了形式多样的游戏,高矮不一的梯子与长木板组合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关卡。孩子们自由、自主地去探索和尝试,发现安吉梯的各种玩法。
《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在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发现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与同伴协商,努力解决问题,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游戏中,孩子们勇敢自信,并能够保护自己。
支持策略: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第27条明确提出:对幼儿的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在幼儿搬运游戏材料出现混乱状况时,教师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混乱游戏中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在分享环节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不伤害他人,帮助幼儿梳理一些方法,从而引导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自我防护措施。
木梯初体验
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小朋友反映,等待的时间太长,又特别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堵车现象”
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小朋友反映,等待的时间太长,又特别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玩攀爬架时,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不拥挤呢?
我们可以多搭几条下滑的通道,就像高架桥一样,这样我们就不会拥堵啦!
我们也可以选小组长来维持秩序。
我们多加些器械就不挤了。
支持策略:
《评估指南》中指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教师不应该片面追求活动的结果,而应大胆放手,用心支持,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游戏分享中,幼儿提出了通过多搭几条滑道出口、评选“秩序”小组长、增加器械等来解决拥堵的问题,让幼儿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完善、收获。
创意拼搭
在提供开放环境与丰富材料的基础上,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具有安全感的游戏氛围,鼓励、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组合搭建游戏,相互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不控制、不干扰他们的游戏,让幼儿能够毫无顾忌地投入到真游戏中去,努力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
于是我们一起对游戏材料投放进行了调整,针对孩子们目前的游戏水平,决定侧重锻炼幼儿的平衡技能。
经过了前期搭建“高架桥”的经历后,孩子们在玩攀爬架的时候,那些极富创意的玩法层出不穷。于是老师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设计吧。
游戏计划与实施
幼儿游戏表征
游戏结束过后,孩子们把自己游戏的过程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老师进行一对一倾听并记录孩子们的想法和体验。
蚂蚁运球
经过了两次的体验后,孩子们较之前大胆了很多,他们喜欢玩梯子,敢于挑战,能够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能坚持游戏,简单的爬过梯子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了,于是决定重新做游戏计划,创造性搭建梯子并开展游戏。
在孩子们的讨论交流后,他们决定进行有挑战性的游戏在平衡梯子上运球。
孩子们画的游戏计划
孩子们根据自己预设的游戏计划,用各种的梯子搭建好了路线,开始在梯子上进行“蚂蚁运球”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伊一提议:“我们用篮球做小蚂蚁的粮食,用篮球收纳筐做粮食筐吧。”书宁的办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开始行动啦!大家互相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挨着一个开始运起了“粮食”。
在孩子们运球的过程中,刚开始他们还能抱住球,到中途他们就有害怕自己掉下来没有抱住球,重新开始运粮食。
发现问题
讨论
为什么会抱不住球呢?
之前不用抱球,这次抱着球有点害怕,球掉了下去。
抱球后,只剩下一只手,有时候在跨过高的平衡梯时很容易掉球。
我就是在跨高的平衡梯时,球掉了下来。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球不掉下来呢?
我可以站在平衡梯上面,我可以抱着球运球,球没有掉下来。
为什么你可以顺利的运球?
因为他可以让自己保持平衡。
我也可以顺利的运球。
你是怎么运球的?
我是先是抱球往上走,当我觉得抱不住的时候,我就把球放在我的平衡梯的前面。
这样球不滚吗?
可以放在平衡梯的空挡处,不会滚的。
通过讨论,得到解决办法:
方法一:在运球时,觉得自己抱球有困难时可以将球放在前面,这样球就不会掉。
方法二:身体保持平衡,站在平衡梯上。两手可以稳稳的抱住球。
有了上次的交流分享得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孩子们又开启了第二轮的《蚂蚁运球》。这一次他们变的更勇敢了,更从容的运着球。
他们一个个有序的排着队伍将粮食从平衡梯上面运到筐子里面。在他们运粮食的过程中,他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运球的方法。
活动分析:
在游戏过程中,当面临一个个需要攻克的难题时,孩子们之间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使得游戏在快乐的协商、讨论、合作中顺利开展。
在第二次平衡梯运球,孩子能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和同伴交流分享的游戏经验再一次挑战《蚂蚁运球》,在运球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又有了不同的玩法,将运球改为投篮,再一次激起了孩子们继续玩梯子游戏的兴趣。
梯子上投篮
孩子们玩出了新高度,有了新的挑战,将投球融入游戏中,不仅锻炼了手臂力量、精准度,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专注力。
活动中,孩子们安全意识强,不推不挤、不争不抢的进行游戏。当一个游戏场景不能满足他们游戏兴趣时,孩子们急中生智,又搭建了一个游戏场景,商议制定游戏规则,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积极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亲自尝试的方式,将攀爬材料结合在一起,并用不同的方式搭建起来,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不断挑战,不断成长。
通过几次的活动,幼儿与他人协调地能力、服务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户外自主游戏中,孩子们把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等各领域融合在一起,教师所提供的游戏材料具有规则性、操作性、灵活性。基于材料的特点,梯子可以被搭成各种各样的结构,作品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在玩搭建梯子游戏的过程中,由于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接触和操作梯子和轮胎,孩子可以获得关于梯子的形状、量、质感、大小、长短构造等感性经验。这一过程积累了大量关于木梯与车轮的形状、材质、构造的不同等感性经验,这有利于孩子今后将这些经验迁移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为概念的形成和语言文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游戏中遭遇问题时,幼儿能和同伴一起协商解决,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设。孩子们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进步,一次次的不可能……与木梯之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END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