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建筑师
李家园区 大班 建构课程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一直坚持了十年的时间。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创造性、社会交往等良好的品质。本期推出建构游戏课程之—《小小建筑师》。
课程缘起
《指南》社会领域中提到:建构游戏能锻炼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孩子们在游戏中针对遇到的平衡空间和结构难题,能共同动手操作尝试解决。
建构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反映在自己建构的物体中,通过游戏锻炼幼儿体力,发展大小的肌肉群,使他们认识几何形体及其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美感以及团体协作、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活动进行时
活动开展初期,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孩子并没有真正的走出去参观各建筑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去和孩子们一起欣赏。
讨论中,我们形成了课程实施脉络图,并且利用后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去逐步完成计划。
初建天安门
按照自己的游戏计划,孩子们在建构室集合,开始了有目的的天安门小组搭建。以浚哲为首的建构小分队先找来长木板平铺在地上做地板,再紧挨地板四周将短木板围起来做墙。
到覆盖做顶的时候,搭着搭着长木板不够了,这可怎么办?梓歌找了一些短的木板拼接,但是几次都没有成功,数次下来,浚哲有些气馁,昊起找来了一块小的木板:“浚哲你用这个放在下面试一试。”
尝试几次以后,孩子们明白在两块短一些的木板下垫一块高度相等的积木,这样就把两块短木板支撑起来了。
在建构天安门的第二层时,孩子们选择用短长方体做柱子,然后同方向铺长的木板,再搭建到后半段时,短的长方体不够用了,俊哲找来了可替代的更细一些的长方体进行搭建,但是细的长方体总是因为接触面较少不稳而倒下,尝试了数次,才搭建完成。
《指南》中指出:“希望5-6岁的幼儿在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根据前期的观察和尝试,孩子们仔细反思自己的搭建作品,讨论出要想搭得好、搭得像就要进行分工合作。
教师思考:教师预设到在活动后期要有一些情境游戏的产生,所以支持幼儿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建筑自由合作,我们通过“计划—搭建—回顾”的方式,支持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游戏与探索。
幼儿脑海中对不同建筑风格的造型相对来说已经很明确、很清晰,这说明幼儿具备了将经验进行表征并且转化为搭建行为的能力,方便后期的互动。也尊重孩子的意愿借积木和找大板子的想法,我决定追随他们的想法,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再探天安门
有了上一次的搭建经验,孩子们对天安门有了更深的了解,再次进行建构游戏。
浚哲负责搭建天安门第一层,昊起负责天安门的拱门搭建,子轩和梓桐负责找材料……有了大板子的帮忙,搭建好像顺利了很多,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很快孩子们完成了作品。
在提到有什么可以更美化我们的天安门时,孩子们结合主题学习到的知识,提出了增加了花、国旗以及国徽等辅助材料来装饰我们的天安门,那么怎么准备材料呢?孩子们想到了绘画、手工等等方式。瑞希还想到了可以搭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升旗台等其他建筑,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还找到同伴一起制作了国旗和灯笼等辅助材料。
教师思考:幼儿的搭建细节越来越丰富,反映出他们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展、计划性和目的性在不断加强。搭建成功完成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邀请老师和同伴来观看自己的搭建作品,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搭建成果很满意,很有成就感,而我也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地思考与进步。
壮丽的天安门
在孩子们的讨论、试误、反思、突破中,终于一个威风壮观的“北京天安门”在长达一个月的探索中、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这是孩子们眼中“最完美”的“天安门”,看着自己亲手搭建的“天安门”,孩子们心中也渐渐的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孩子们还用区域游戏时间制作了“导游证”和“邀请函”。邀请其他组的小朋友来他们的天安门前参观。
教师思考:在搭建天安门的活动中,刚开始幼儿对于搭建天安门的设计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搭建中,孩子们总结经验,细致观察小组讨论。再次搭建时,不断地尝试并且勇于探索,孩子没有遇到困难就放弃。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搭建完成后,孩子们能够自信大方的讲解他们的成果。在游戏中,孩子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起趣整理
通过分工合作,一大片的积木在短时间内收拾到位,分类摆放整齐。在整理归纳积木的过程中,幼儿产生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收拾建构区,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做事要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课程反思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作为一名观察者,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同时我也是一名支持者,在孩子们寻求帮助时及时回应,遵循他们的想法,协助他们把他们的“宏伟建筑”搭建下去。在整个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巧,也让孩子们在协商讨论中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开拓与创新,挫折与成功,学会了通过努力取得成就。
作为教师,我始终告诉自己:要把游戏还给幼儿,真正的蹲下来,捕捉孩子们在游戏中转瞬即逝的发展和变化,给予适时适度的支持,追随幼儿的游戏进程,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在这其中,尊重、陪伴、看见、读懂,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END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图文|霍露萍
编辑|李梦梦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