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小
动
物
的
家
小一班建构课程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一直坚持了十年的时间。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创造性、社会交往等良好的品质。本期推出建构游戏课程之一《小动物的家》。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建构游戏是幼儿一种重要的游戏,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在摆弄积木建构造型时,体现了幼儿认知的过程,也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再现。
小班的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他们的思维直接依赖于材料,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是将幼儿思维、操作、艺术创造融为一体,也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游戏体验。
01
课程介绍
课程缘起
幼儿都是喜欢小动物的,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宝贝们想把生活中对小动物的喜爱,通过搭建活动展示出来,于是给小动物搭建家的游戏就开始了。
课程脉络图
02
搭建游戏初体验
搭建前,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本故事《这是谁的家》。
通过故事,幼儿认识了不同动物的居所和生活习性,同时也领略了世界自然的美丽。
第一次搭建,老师给幼儿讲述了简单的搭建技巧,搭建过程中老师以平行游戏方式指导,幼儿自由玩耍,自由拼搭为主。
在本次搭建活动中,小朋友玩得很嗨!但从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积木堆放非常混乱。
2.孩子们没有计划,每个小朋友都拿很多,部分孩子不知如何进行拼搭。
3.孩子们在拼搭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教师小结:
在第一次搭建中,孩子们缺乏建构技巧,大多搭建随意,多数在简单垒高,没有考虑到建构材料的大小,拿取积木时没有计划性,数量不适宜,大小不合适,摆放混乱,有乱扔现象。针对存在系列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讨论,孩子们决定尝试逐个解决。
孩子们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将积木摆放整齐,看着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积木,他们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03
幼儿自己设计并进行搭建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小动物的家,宝贝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讨论,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幼儿了解了积木的多种建构方法,迫不及待的想去搭建。他们前期的构思和讨论,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就急不可耐地展示出来。
刚开始,他们只用了最简单的搭建方法。用平铺、垒高的方式搭建了小动物的房子、小木屋等。搭建一段时间以后在平铺、垒高的基础上,孩子们又用到了架空、围合的建构方法,搭建了动物床、桌子等。绝大部分幼儿能够自主的完成简单的搭建,也能试着用简短的语言对搭建方法和作品进行讲述。
搭建活动中,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搭建,对自己的设计不满意时,也会临时改变搭建计划,还有的会在几次搭建中一次次改进自己的设计图纸,建构的目的性和持续性逐渐增强。
小结:积木虽然动手操作容易,但是过程并不简单。在搭建中,孩子们大胆思考,不断想象和创造,不停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经常在建构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恋恋不舍,意犹未尽。
04
幼儿分组合作搭建
经过前期的搭建,虽然孩子们设计了图纸,也按图纸搭建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发现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取的积木过多,搭建时花的时间过长,于是再次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讨论孩子们想到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按照图纸分配谁负责取什么形状的积木,需要取多少,利用孩子们讨论的方法再次进行搭建,果然孩子们搭建得又快又好。
活动分享
在合作的搭建游戏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从感兴趣的点出发,集体探讨、策划建构主题,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讨论、有计划的分工,进一步综合运用各种建构技能:平铺、垒高、架空、围合、封顶、对称、转向、穿越等,并把建构的结果完美的呈现出来。幼儿真正成为建构游戏的主角,真正做到了“建”在游戏活动中,“构”享自主乐趣多。
游戏延伸《搭建我的家》
冬天悄悄到了,小动物为保护自己都在窝里很少出来了。
搭建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搭建宝贝们分成了三组,通过商讨三个小组长开始构图。
宝贝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组的搭建材料,伙伴分工合作,不一会搭建作品开始成型。
针对如何装饰自己的家,伙伴们开始讨论。
教师思考
教师分析:
1.静静在搭建房子时,使用了三个圆柱积木,并将其放在同一水平上,这是造成房子倒塌的原因,对于如何使房子更牢固的经验不足。
2.通过观察同伴高楼,伙伴们共同分析可能是地基的原因。在尝试再次失败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静静和伙伴主动做了调整,小组成员在观察和合作中积累了搭高楼的经验。
搭建收获:
1.在《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3-4岁儿童能通过观察、初步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及前后的变化。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同伴的成功经验。在经过失败后,静静选择了主动寻求同伴帮助,获取成效。在此次活动中可看出静静和小组成员搭建高楼房的经验也得到了提升。
2.为了帮助宝贝们解决搭高房子活动,搭建前可以就“怎样搭高房子”进行讨论活动帮助宝贝梳理搭高楼的方法,为搭建活动做好准备。
课程收获
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第二个生命,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放手,把游戏真正归还给孩子,陪孩子在自主游戏中快乐的探索,发现和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能够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创造性的游戏。一块块普通的积木,在孩子的手中仿佛充满了魔力!幼儿在摆弄积木造型时,也放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再现。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材料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有计划、有目的、有思考、有合作、有创新、有坚持,还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乐于将自己的作品和新发现与同伴一起分享。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游戏材料,创造游戏机会,给予孩子充足的游戏时间,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更进一步的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坚持性,还有善于思考、用于探索的精神,这些都是孩子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值得我们肯定和鼓励。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
图文|椒园园区小一班
编辑|田丽华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