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玩教具也是教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们需要依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寓教于乐、可操作性强的组合玩教具;丰富班级区域材料,又可以作为主题课程的延伸活动,充分凸显教师的能力水平。
《桌球》
材料:牛奶箱 记事贴 胶带纸
玩法:两人一组,分别对打,有一方小朋友的球进入对方小洞内,方可获胜。
《益智跳一跳》
材料:塑料布、彩色卡纸、废弃纸箱、彩色记事贴、胶带纸
玩法:每四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位小朋友抛掷骰子,两位小朋友进行跳方格,找骰子相对应的图形和数字,当遇到炸弹形状时游戏结束,小朋友从有红旗的地方退出,进行互换游戏。
《几何皮筋》
材料:纸盒、彩钉、皮筋
玩法:用盒子和图钉制作一个简易的几何板,让孩子拿着皮筋在几何板上套出不同的形状,学会辨别几何图形。
《有趣迷宫》
材料:纸盒、雪糕棍、玻璃球
玩法:首先拿一个迷宫盘,找到起点和终点。拿一个玻璃球放在迷宫盘中左右手来回晃动,让溜溜球从起点滚落到终点处。
《8字赛道》
材料:纸盒、小球
玩法:利用8字形状,左右手交叉开合,8字上下变动,但只有一条正确的赛道,让中间的小球在正确的赛道上滑行。
《钓小鱼》
材料:一次性纸杯、彩纸、小棍、绳子、小弯钩(可以用吸铁石和小铁块)
玩法:一手用小棍钓小鱼放到一旁即可,练习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八大星系》
材料:纸盘、超轻黏土星球
玩法: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认知星球的大小等特性,以及它们运行的星系。
《水果娃娃》
材料:纸板、无纺布、小框
玩法:将布条根据规律进行穿插,练习编织能力。
《八面玲珑》
材料:纸盒、无纺布、吸管、瓶盖等
玩法: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鼓励孩子尝试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鼓励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设计搭建图案和图形。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桌球俱乐部》
材料:纸盒、小棍、两色小球
玩法:幼儿在游戏中能巩固单双数的知识,根据洞口的单双数要求将指定的球投进洞口,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本文图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