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怎么玩?
玩具介绍
适于进行分类、排序、点数的益智玩具:
6个不同颜色的塑料盒子
6种与盒子颜色匹配的纽扣,每种10颗
1~10的数字卡片
玩具价值
1.帮助幼儿锻炼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培养幼儿将纽扣按颜色分类、按规律排序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4.培养幼儿学习认真、坚持、专注、合作等品质。
第一阶段:自主体验
颜色分类
观察:
孩子们一下就被颜色鲜艳的纽扣所吸引。他们说纽扣像香肠、像彩虹糖,还有的说像面条,都忍不住伸出小手去摸一摸、抓一抓。当看到彩色盒子时,孩子们马上打开盒子,把纽扣装进去。
糖糖:应该把粉色的放粉盒里
瑶瑶:我和糖糖想的一样
哲哲:就是按颜色分类呗!
分析
1.颜色鲜艳的纽扣在视觉上对幼儿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幼儿认识事物的兴趣。
2.第二学期的小班幼儿已经能准确地认识颜色并进行颜色分类。
点数乐趣多
观察:
欣欣按照颜色分类纽扣时,还会数出不同颜色纽扣的数量。不过,有时她会把黄色和绿色的纽扣放进同一个盒子里。在数数的过程中,欣欣慢慢发现黄色和绿色纽扣是有区别的,于是把黄色纽扣放在绿色盒子上反复观察辨别,最终把黄色纽扣放进了黄色盒子里。
分析
1.幼儿已经具备手口一致的点数经验。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根据事物外观来做出判断。当看到一个具有多种特征的物体时,他们往往先看到最吸引他们的特征。颜色鲜艳的实物有助于幼儿练习点数。
3.小班幼儿还无法快速辨别事物的细微差异,因此会把黄色和绿色归为一类,但是经过仔细比对,能够区分二者差异。
猜拳游戏
观察:
幼儿两两一组合作游戏,其中一人闭上眼睛猜同伴手中纽扣的数量或者颜色,猜对后互换角色。
分析
1.从单独游戏过渡到合作游戏,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猜测纽扣的颜色和数量。
2.在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不介入游戏,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
第二阶段:创新玩法,纽扣变变变
教师用魔法激趣法示范纽扣拼图。孩子们遇到了问题:过于依赖教师,无法自主游戏。解决策略分三步走:镶嵌式拼图、看卡拼图、自由想象拼图。
镶嵌式拼图
把拼图卡按形状归位到图案中。教师按照难易和兴趣提供拼图:从几何图形再到简单的图案;有男孩喜欢的汽车、机器人,也女孩喜欢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等。
看卡拼图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专注地拼出图案,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自由想象拼图
教师提供更广泛的材料,例如瓶盖、雪花插片等。幼儿与同伴互助合作,大胆创新,拼出喜爱的作品。
分析:
1.同样的玩具玩儿久了就会失去兴趣。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提问、魔法激趣法、示范等方式,并提供更多材料以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动机,同时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根据发展心理学,3~4岁幼儿的思维正在从“动作中思考”发展为“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在这一阶段,幼儿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等方式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示。因此,游戏过程从“照着拼”到“自主拼”,先“动手拼”再“动脑想”。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两个孩子因比较谁盒子里的纽扣多而争执不下。
第三阶段:积极探索,比较多少
方法1:排队比
幼儿:让两个人的纽扣排排队,谁的队更长谁的纽扣多。
提问:纽扣光滑易动,排不整齐怎么办?
幼儿:把纽扣穿到绳子上,这样就固定住了。
方法2:天平称
幼儿拿来了科学区的天平,由于每个纽扣的重量是一样的,可以把两人的纽扣分别放在天平两端,天平沉下去的一边纽扣更多。孩子们由此想到了超市的重量称,于是获得经验:重的更多。
分析
1.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自主操作来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并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在探索中,幼儿可以把物体之间的比较迁移到生活经验中来,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反思
益智游戏与数学的巧妙结合不仅满足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意识。将游戏融入生活,实现了在玩中学、即学即用。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通过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对数字的兴趣,有层次地投放材料,将数学问题迁移到生活经验中。以此来帮助幼儿学习数的概念和实际意义,同时满足幼儿探究的好奇心,锻炼其思维能力。
二、教师适时介入。益智游戏不像集体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兴趣需要投放游戏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游戏。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接纳幼儿的游戏行为,以观察分析在先,介入指导在后为活动原则,让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
三、支持一物多玩,调动幼儿的内部动机。一物多玩能够给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幼儿通过自我操作、自我探索,来展示创意和智慧。这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束缚,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而幼儿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