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水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是人体组织体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机体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也是机体最重要的代谢物质之一,部分代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每天更需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所以,我们才会叮嘱幼儿多喝水。但是光叮嘱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在幼儿园中还要有一些办法引导幼儿积极自觉地饮水。下面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 拟人游戏法。
指让幼儿在拟人游戏中养成爱喝水的习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为游戏所贯穿,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环节。例如,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 ”然后,自然地引人喝水环节。
- 儿歌故事法。
指利用儿歌如“优师教研”或者故事如“优师教研旅行记” 引起幼儿喝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 环境提示法。
指通过教室环境渗透引导幼儿多喝水。幼儿的年龄不同,环境创设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在饮水区,教师把饮水桶或饮水机装饰成奶牛的样子,幼儿接水的时候就像在给奶牛挤奶,这样的环境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到了中、大班,教师可以在饮水区张贴一些图片来展示饮水对身体的好处。教师还可以在卫生间的墙上张贴一些不同颜色的小便的图片,把它们作为饮水的提示图。例如,在幼儿小便时引导他们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并对照提示图中的对应的颜色引导幼
儿适量地饮水。
- 记录监督法。
即让幼儿记录下自己每天喝水的次数和饮水量。这种方法适合中、大班幼儿。根据幼儿记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多种记录的形式。刚开始可以选用插卡记录或贴画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好操作,幼儿容易掌握。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记录水平的进步, 可以引导他们用画图表和填表格的记录方法,这种方法利于幼儿了解自己近期(一周)的饮水情况,每天可以做对比。
- 增添味道法。
我们不提倡幼儿经常饮用饮料或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所以,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或直饮水。但是在特殊的季节,如干燥的秋冬季,可以给幼儿添加水果茶或花草茶,与白开水交替给幼儿喝,用山楂片泡的水、用菊花泡的水,还有用柠檬片泡的水都是不错的选择。把泡好的水果茶倒人凉杯,让幼儿自己倒茶、喝茶,幼儿品尝的兴趣浓厚,也增添了喝水的乐趣。
- 鼓励表扬法。
与记录监督法同时使用效果较好。指根据幼儿的饮水记录进行表扬,树立榜样,以保持幼儿自觉饮水的行为。但是要注意,有些幼儿可能为了得到表扬有时会没有喝水也记录或多记录。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或其他小朋友的观察与监督实施这种方法。
- 经验交流法。
教师可以以“上火”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上火”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总结要多喝白开水才不爱上火。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使幼儿产生初步的自我服务意识,很好地引导幼儿养成自觉的饮水习惯。
- 教师榜样法。
在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也是要喝水的,教师的饮水行为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所以,教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和幼儿一起饮水、和幼儿一起做饮水记录看看老师喝了几杯水等方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家园协作法。
有些幼儿不爱在幼儿园喝水与家庭的饮水方式有关。比如,幼儿在家里习惯了喝饮料、果汁,不经常喝白开水;还有的家长用幼儿喜欢的饮料来代替白开水。所以,我们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水情况,让家长引导幼儿多喝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