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午休前的准备
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建议不做剧烈运动,这样既能帮助孩子们稳定情绪,慢慢进入午睡状态,又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在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恰当地组织幼儿餐后活动,例如:
(1)孩子们吃饭有快有慢,可以引导吃得快的幼儿进行睡前阅读,慢慢沉静下来的心理状态才是好的睡前准备状态。
(2)和孩子们一起散步。老师可以在睡前带领大部分幼儿进行自由地观察散步,这也能预防有的孩子吃完就睡,容易积食。
02 保持卧室的安静
因为睡前组织了安静的活动,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适于进入抑制状态,为了使卧室保持安静,可以有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
(1)播放音乐进入状态
利用午睡音乐给孩子们一个信号,让孩子们知道一旦听到午睡特有的音乐,那就意味着午睡开始了,这时候还没有睡觉的孩子们就需要放低声音,轻声轻语,不能够再大声喧哗了。
(2)自理能力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脱衣服也能被他们发现无限有趣的内容,每当这时总是免不了乱哄哄。这边,“老师,你帮我脱衣服好吗?”;“老师,我的被子打不开,你来帮我呀?”;那边,孩子们已经你嗑我绊地闹在了一起……
而这些常见的午睡常规纪律差,原因往往出自自理能力薄弱,安全意识的缺乏,所以我们必须在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安全教育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午睡常规的管理。
(3)午休五部曲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把午休要做的事情流程化,分步教给孩子们一一进行。
第一步:打开被子,然后将被子铺在床上;
第二步:脱下外衣,放在床上;
第三步:人站在床下或坐在床边将裤子鞋子脱掉,摆放整齐后上床;
第四步:将被子盖在腿上,然后坐在床上脱上衣,自理能力弱的幼儿请老师或小朋友帮忙;
第五步:完成以上事情后,幼儿钻进被窝睡觉。
目标明确了,行动也就一致了,特别要强调,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要提醒幼儿保持安静哦。
(4)适当表扬
在培养孩子学习脱衣服时,对能力强自己能脱衣服并能折叠好的幼儿,用点头、微笑加手势来表示做得真棒,使他们信心倍增;对能力弱,需要帮助的幼儿允许他们轻声对老师、同伴提出请求。
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与自信,这也是将好的开端,和能够继续下去的必备条件。
(5)提前示范
充分发挥小榜样的作用。在餐后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做得好的幼儿来进行睡前的操作示范,让其他幼儿学习、观摩整个午睡前的准备过程。孩子们可以轮流来,你追我赶,也是共同进步的好方法啊。
对于叠衣服这个难题,大家不妨利用儿歌进行讲解:“关上门、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打开方式。
(6)营造环境
在幼儿入睡的时候不妨拉上窗帘,关上灯,帮助孩子掖掖被子,调整好睡姿……发出一切信号告诉他们,现在要静悄悄开始睡觉啦!
从康长身体的角度而言,午休是一个养精蓄锐的过程,能保证下午更好的学习。午休不好的孩子下午会无精打采,听不好课,甚至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午休,身心困乏,而造成脾气暴躁、难忍。
在幼儿园养成午休习惯甚至对于孩子们上小学、中学后都大有裨益。
从培养优质小公民角度而言,在孩子们的未来,午休或许还是一种公众行为,不午休的孩子会有意无意的打扰到集体午休的孩子们,所以看似小小的午休,对孩子建立遵从公共秩序和规则的意识也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午休间养成的“不打扰别人”的美德与教养会潜移默化地迁移到类似的场合,例如乘坐飞机、火车时的休息时间,例如公共场合不高声喧哗,不打扰别人等。
坚持就是胜利,从小培养、从小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相信在未来成长岁月中,无论走到哪里,因为习惯使然,他都会成为文明、优雅的优质公民的。
本文转自公众号:大爱幼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