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本涂色书火爆了朋友圈,每天能看到N种神作,但是你知道吗?涂色并不是大人的专利,宝宝也有自己的色彩敏感期哦!老师们,是否火眼金睛的发现了呢?还是错过了?
色彩敏感期(3-4岁)
3-4岁是孩子的色彩敏感期,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人类的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老师在这个时期可以有目的的强调一下校园生活中接触到的颜色,这样孩子慢慢实现了感觉训练并懂得了这些颜色的区别。
根据成长阶梯在线婴幼儿发展测评的数据显示,53.3%的两岁半(30个月)的孩子,可以识别并说出红、黄、蓝、绿里的至少3种颜色,而实际上,在两岁以上的孩子,就可能出现对某种颜色有了的特别的偏好。
由于宝宝在1岁以下时,色锥细胞发育还不成熟,对颜色的识别能力较差,而当宝宝年满一岁刚开始认知到颜色时,会感到非常新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偏好某种颜色,影响可能来自妈妈的裙子、动画片里的人物、绘本的颜色等等。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时期,与宝宝一起阅读一些颜色有关的绘本,或辨认生活中的颜色,不仅增强宝宝认知,更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也可以给宝宝买颜料让宝宝自主涂色、调色,不仅满足宝宝对颜色的好奇,更锻炼其精细动作与自主创造力——善于观察关键期的老师,可以利用关键期事半功倍地锻炼宝宝的多项能力哟。
下面小编给老师们推荐几本简单的绘本:
《我的颜色是什么》
蒲蒲兰系列绘本。各种各样的颜色对孩子来说是个好玩的东西,熊宝宝小酷和小玛起床了,它们穿上衬衣,小酷的衬衣是绿色的,是和树叶一样的绿色。它们又穿上了和桃子、野草、大海等一样颜色的衣服……骨碌骨碌地转了起来。
这是一本讲述颜色的绘本,充分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经验”元素,让孩子从穿衣服的细节中,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在“玩”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色彩的世界。
《小蓝和小黄》
李欧·李奥尼的经典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小蓝和小黄这对好朋友一起历险的故事。
有一天,小蓝找不到小黄了,当他们终于相遇的时候,他们开心极了,抱在一起,直到变成了绿色。可是小蓝和小黄到哪里去了呢?他们消失了吗?
通过这本书,可以让小朋友了解到颜色的秘密,还可以一起玩“撞色”的游戏。当小蓝遇到小黄、小蓝遇到小红、小红遇到小黄都会有哪些神奇的变化呢?
(文章转载:摇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