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课程编制》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理论大师张雪门先生于1929年创编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
他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提倡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
时至今日,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大师《幼稚园课程编制》概论要点(有删节)。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如下:
1.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
2.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
3.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
4.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历程?
5.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和成人一样的有耳朵、嘴巴、眼睛和手足,但成人能够做的事情儿童不能做。这中间好像丢了一件东西。只要把这件东西装到儿童的脑子里去,他的耳、目、嘴巴、手、足便也会和成人一样的能够领略做事。
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为儿童像时钟,只要装上了发条,钟便会走起来了。如果一味的把成人的知识技能装到儿童的脑子里去,是做不成功的;即便勉强做成了,依然是死知识、死技能,对儿童没有益处。
以为植物从种子发根、抽芽,一直等到长成,全靠在他的环境里吸收阳光、雨露和养分。第一,植物是不动的,所以环境固定而少有变化;第二,植物只有生理的生长而无心理的生长。
给他戴狗头帽,穿老虎鞋,叫他什么“狗狗”、“猫猫”。儿童不识不知的态度,确实有几分像小动物,从吸收环境的材料以维持生活构造经验来看,更和动物相仿佛。各种动物,莫不以先天的能力做基础,学习不过是其辅助品。
持这种看法的人,容易有两种错误:
第一,准备将来而忽略现在。不知道儿童生长的历程各时期的生理心理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不给,所不需要的反勉强给他,是什么道理?
第二,抹杀儿童的特长。人生的生长,不但是求进步,同时还须维持与保存。教育者不但不应该把现在看作“不完备”,而且要想法使之继续维持。
儿童的全部生活是生长的一段,他用自己当时的生理与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懂得逐渐生长,以完成这一时期的生命,维持已有的生长,继续将来的生长这才是儿童的本体。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如下:
1.经验由何而来?
2.经验的性质如何?
3.经验的历程如何?
4.经验改造的原因?
5.人和经验的关系,最好的哪一种,最坏的哪种?
经验的来源
儿童因心身与环境交互反应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历程中所获得的是经验。譬如婴儿饿了,发声啼哭,母亲就把他抱在怀中,用乳头塞进他的嘴里。婴儿既感到了乳房的温柔,又觉得乳汁的甜美,就不哭了,就慢慢地睡熟了。这些关系在婴儿所获得的都是经验。
经验的性质
经验的性质有三:一、认识;二、知识;三、技能。这三种的性质,不一定同时获得。譬如上例的婴儿,他虽有吸乳的技能,但井不认识这是叫做乳汁、乳头、嘴和舌等名称,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吸乳的理由(知识)。儿童多半先有了认识,而后才有知识与技能。
经验的历程
第一步是搜求经验。如果应用经验性质的名称,那“是什么”就是认识,“为什么”就是知识,“怎样做”就是技能。人因为有好奇心的心理,所以会时时去求经验。搜求的方法,最有用的是采取有意的试验。
第二步是构成经验。人得到了一种新经验,他的感官和神经中枢已发生了一次联合作用。所以经验的第二步,在于能够构成,把许多得到的经验,循着次序,有条不紊地整理起来,形成了整个的经验。
第三步是改造经验。人虽然有了些经验,可是有时环境的刺激,于是不得不改造经验。如果以简单的环境做例子,那动物也能改造经验;如果应付复杂的环境,那动物就不配。不过新经验也不是从空中获得的,其基础仍旧由于旧经验。
经验的改造
经验要改造的原因:一种因为环境变了,要想适应环境,就不得不唤起心身的反应;另一种因为心身变了,要想创造新环境,以适应自己的心身。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如下:
1.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有什么分别?
2.自然经验有什么缺点?
3.课程是属于哪一种经验?
经验的定义
经验,本是人类生长的产物,也是人类生长的基础。儿童因搜求经验,而构成经验,复由旧经验,而改造新经验;于是其个体生长上逐日进于全活泼之境。
经验的范围
(一)自然经验。无目的无定时,也无一定的地方,随衣食住行的自然变化所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
(二)人为经验。有目的,有定时,有定地,且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自然经验的劣点
(一)经验的零碎不全。记得有一个故事里,两个儿童争论镜子,一个说是木板做的,一个说是玻璃做的。因为他们的经验,各人只见到了一面的缘故。
(二)紊乱散漫而没有系统。自然经验的范围既这样狭隘,更无所谓整理,所以认识上都是东、西摸不清楚,系统上当然东凑西凑,更弄得手忙脚乱了。
(三)其获得也太不经济。自然经验的获得,大半由于试验错误法,有时或出于模仿。世界上只有盲人跑瞎路,万事全凭幸获。
(四)仅足以对付简单的环境。科学发明以后,交通便利,一地方的环境常受他地方的变化而改变;更因交互的反应,其变化有非事前可以预料;如果仅以有限的固定的经验,去应付这种万变的潮流,是没有不失败的。
课程的经验属性
我们明白了自然经验的劣点,就当设法助天然的作用,而增加其效率,这种具体的历程,在学校里说叫做课程。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如下:
1.课程之意义与目的?
2.课程为什么要顾到儿童的需要?
3.课程为什么要顾到社会的意义?
4.课程为什么要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
5.课程为什么要顾到社会的重要?
6.课程为什么还要顾到儿童的冲动习惯和态度?
课程的意义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生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凭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儿童的反应和活动。
课程的目的
(一)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
(二)养成“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
(三)使之有系统的组织。
课程的标准
要达到课程的这些目的,须根据几种标准:
(一)应适合于儿童的需要。当进幼稚园年龄的儿童,最喜欢模仿,如家庭里的事务、商店里买卖、工场里建筑、喜欢一样便想模仿一样。所以把这些材料编入课程,定能适合他们的兴趣。如秋千轮车、摇船、大积木和各种的感觉游戏,都适合于那时儿童生理上的需要,最应设法利用。
(二)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个人不能离开了社会单独生长,所以社会生活的意义也非凡的重要,社会上有许多生活必需的东西,不是一个人生来具备的;譬如文字和数的观念,剪纸穿衣的技能,以及饮食、起居、风俗等,全是在课程中应有的材料。
(三)应在儿童的环境里搜集材料。课程固需要注意到社会生活的意义,但决不可凭着成人主观的意见。成人编制的课程,若愈广博,愈有系统,实在更引不起儿童的反应。
(四)应顾到社会生活的重要。课程固然是实现现在,但并不是放弃将来,更须顾虑到将来广大的社会。譬如儿童游戏时,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玩过了又不知道整理。所以编课程时,就应该想到什么是社会趋势中所许的,什么是在社会趋势中要失败的,都不能不加一番考虑。
(五)应道及一切冲动习惯态度。儿童日常生活所含的兴趣情感和欲发为动作的冲动,虽然属于暂时的,总应该设法使之发表。譬如年幼的儿童们很喜欢动物的行动、天上的云彩……常对着发生很奇妙很神幻的感想,应用故事、游戏等去鼓舞他们,使之一天比一天的发展。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如下:
1.课程的来源。
2.课程为什么要经过行为的活动?
3.幼稚园课程的特点何在?
4.课程为什么要预定?
5.课程为什么要活用?
课程的来源
课程的来源和儿童经验来源基本一致,仍旧逃不出上述的三种环境:
(一)从接触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而得到的;
(二)从接触人事界而得到的;
(三)从和人类智慧所产生的文化相接触而得来的。
课程与行为反应
所谓行为的反应,如口头发表、手工、图画、唱歌、表演、游戏等都是。课程未经行为的活动,其所得到的经验,不过是表面的机械的,决不是有机的融化。
课程的特点
我们如果将儿童和课程打成一片,便不能不注意下列的几种事情:
(一)感官宜多种联络:儿童感官的联络愈多,其所得到的印象愈深刻,愈明确。古人教小孩子,说:“读书有三:口到,目到,心到。”譬如唱一首歌,口里唱着歌词,耳朵听着琴声的节拍,两只手两只脚表演各种的姿势,眼睛彼此地看来看去,心里充满了快乐的情绪,当然比古人又联络得多,但尚须时常留心。
(二)动作宜反复:从一次行为所得到的经验是脆弱的,反复练习才是坚固感官和神经中枢结合的唯一办法。等到感官和神经中枢接合以后,意识便不十分强盛,行为上又成了一种习惯的动作。课程到此,方可算有机的融化。
(三)更宜注意于感情和智能方面:习惯含有三种特性:1.运动;2.感情;3.智能。运动属于外的,其用易见。至于智能或感情方面,不能从外面看出,所以更应加以重视。
课程的组织
将自然界和人事界和什么文化有机地联络在一起。
课程的范围
在幼稚生自己的家庭里、幼稚园里或本地方去搜求。
课程的预定
注意课程中偶发事项的价值,以满足儿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