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云路幼儿园 –
潜心共研促发展
行远自弥润无声
户外游戏是幼儿释放天性的过程,游戏后的分享构建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促进幼儿平等分享、相互交流、传递经验,也让教师悄然走进儿童纯粹的内心世界。然而,在当下的游戏现场,许多一线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分享的过程中面对着一些困惑和挑战,仍待深入思考和解决。
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疏通教师在户外游戏分享中的难点,提升教师在游戏分享环节中的组织力和反思力,给予教师在游戏分享环节实施中的方式方法,及时捕捉幼儿游戏现象背后印射的兴趣和需要,从而持续推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2024年3月5日下午,密云路幼儿园特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老师,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基于儿童立场下的户外游戏分享”专题讲座,与徐斐学科研修团队、虹口区姐妹园的园长、一线教师、福建省建宁县城关幼儿园的教师们围绕“户外游戏分享”共研共议,促进教育同行们在育人之路上的持续思考、砥砺前行!
寻迹——追寻户外游戏中的幼儿分享
活动伊始,密云路幼儿园徐斐园长对徐则民老师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和感谢,为我园及各所姐妹园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研讨的机会,收获虚心学习的乐趣!我们要反观自身、获取感悟,在户外游戏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充分理解、尊重幼儿,聚焦幼儿游戏中的真实问题和需求,逐渐实现基于儿童立场去支持幼儿在户外游戏中有意义的探索,有效提升幼儿自我价值认同、自我效能感和思维品质,提高分享交流的质量,带着思考用心聆听徐老师的精彩讲座。
相信每位教师定能从徐则民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中汲取能量,共同、平等地游戏,陪伴幼儿快乐成长!
辨析——游戏集体分享中的四种样态
徐则民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与教师共研“游戏集体分享中的四种样态”,在讲述方式方法的同时又贯穿了生动、鲜活的案例,多角度分析一线教师们在游戏分享组织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引发现场教师的共鸣和对户外游戏分享的深思。
首先,徐老师针对现象梳理了游戏集体分享中的四种样态,如实反应一线教师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过程中的现状:
第一种样态:提供多名幼儿讲述的机会,鼓励幼儿讲述和谁一起主题、主要情节、游戏中的感受度,主要呈现的是叙事性讲述。
第二种样态:教师组织幼儿就某一点开展讨论
第三种样态:提供游戏过程照片或视频,鼓励幼儿一起回忆游戏经历,发现成功(或失败)的过程,充分讨论影响成功(或失败)因素。
第四种样态:教师主动提出讨论话题,但未必是游戏中幼儿认为的问题,但这样的样态并不多见。
随后,徐老师结合文件、指标,总结了“什么是好的户外游戏分享”。好的户外游戏分享,需要倾听真实的所思所想;需要提升集体分享交流的质量——基于观察倾听的引导拓展;更需要自评中持续优化引导行为,有效的对策为现场教师耐心指点迷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徐老师将户外游戏分享中的策略延伸至一日活动中,他提到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只有看见孩子,教育才能发生。希望教师都能够在与幼儿同频中激发共情!同时,教育之路漫漫,徐老师也提出几点引发教师们的持续探究。
1. 如何在每一类活动中树立完整儿童的培养意识支持孩子的整体发展?
2. 那些成人发起的教学活动、特色活动如何承载和呼应幼儿的经验及热点,又如何关照每一个孩子,支持孩子的主动发展?
3. 室内空间如何与户外活动互为补充,从而进一步丰富成长经历,支持孩子获得差异发展?
答疑——解答户外游戏分享中的困惑
在活动现场,教师们聆听了徐则民老师精彩、生动的讲座,皆受益匪浅。教师们对照自己在户外游戏分享中的做法、实施过程,对户外游戏分享这一环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并现场讲述、分享自身在组织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困惑与挑战,现场互动研讨氛围热烈,在互动过程中时刻迸发出思维火花!
徐老师提出,分享交流是跟儿童试探性对话的过程,教师首要要秉持愿意聆听幼儿表述的心态,其次把分享交流的过程变成儿童完全自主的过程,明确自身的定位,灵活转换教师身份——是主导者、组织者,更是倾听者。
徐老师建议教师要加大和提升共情、同频的能力,其最关键的突破口是要持续观察10分钟以上,把握时长,从儿童角度想问题就极其容易产生共情。在持续观察中仍找不到共情话题,则需要更多地把话语权给儿童。
徐老师认为:这是两个问题。首先要满足幼儿对材料和环境的需要。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给予幼儿空间,让幼儿自主发挥,不必将幼儿拉向成人的轨道。
徐老师提出,游戏案例的目的是用来教研,在过程中研究儿童,不以案例数量为考核目的,在有价值的案例中彰显真实的力量!
徐老师认为,分享交流是幼儿之间的畅所欲言。推进扩展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目的是让儿童来分享交流自己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的推进未必到位,应当经常反思自己的拓展是否真实、有效。
“潜心共研促发展,行远自弥润无声”。陪伴儿童成长的旅途,需要每一名教师学思砺新、笃行不怠,相信儿童的力量,又要赋予儿童力量。在游戏中进行价值判断,提升互动质量,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带给儿童无限的空间,捕捉儿童精彩的时刻,方能与儿童携手前行、行且致远,一起路遇孩子眼中最美的风景,静待每一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