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本文为优师教研学前教育「教科研」共同体公益系列讲座,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副园长许翠单带来的《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讲座实录内容(部分内容有删减)。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游戏对于幼儿发与成长的价值不言而喻,而游戏后的交流分享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作为课程实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体现教师的支持作用。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下简称“上大附幼”)在办园5年左右的时间当中,一直在实践着安吉游戏。


本期“学前教育教科研共同体公益系列讲座”,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副园长许翠单老师,来听听她对于交流分享的实践做法与感悟吧!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1/ 
交流分享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交流分享这一活动本身对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交流分享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儿童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这是他在游戏当中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这比我们拿着一张图片、一个故事让孩子去观察、去更让孩子有话可说。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另一方面,我们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会更多让儿童去反思,去解释自己做过的事情,自己解决过的问题,所以这也是让教师去挑战儿童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自己会诞生许多精彩的观点。


而在幼儿思考反思、诞生观点的过程当中,我们教师就可以帮助儿童去认识自我,去认识周围这个世界。而当老师们将幼儿游戏中的探究的生长点作为游戏后交流分享的起点,我们就能做到课程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和现有的水平相适应,也就实现了幼儿从自主游戏到后继学习的高效衔接,体现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发展性和增值性。



02/ 
交流分享的两种形式


通常来说,交流分享一共有两种形式:集体交流分享一对一倾听分享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后者可能是当下比较常见的交流分享方式,就是指老师根据现场观察到的孩子的游戏,然后以儿童的直观体验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开展有指导性的、引导性的学习。


在集体交流分享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鼓励老师不断地去追问孩子“为什么”,让孩子体验从感性经验到理性思考的过程,将他在游戏当中具体的事件在交流分享中用理性的方式去抽象出一定的逻辑,然后进入到思维层面的一个深度学习。


因此,集体交流分享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幼儿逐步从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走向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


一对一倾听分享指的是让孩子每天根据自己在游戏当中的经历体验或者感受,把这些自己经历的事情去用游戏故事的形式去画下来、记录下来。之后,老师需要去听孩子是如何表达自己所记录的东西的,并在听完后以更流畅的方式去复述、去回应他的游戏故事。


在孩子记录和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从直观形象到符号表征学习的过程,这可以提升他的前书写、叙事、反思解释等各种能力。


在集体分享当中,老师可能没有这么多的关注在个别孩子身上,也不可能很细致地去听孩子整个游戏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都可以在一对一的倾听分享当中实现,我们也因此得以从儿童表面的游戏行为看到儿童的心理状态,看到儿童真实的心理世界,让我们识别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看到他所面临的真实问题、他的想法与他的进步。


在一对一倾听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到孩子表达的自由,让孩子对自己的表达有掌控感,而这种掌控感能够给到孩子安全感,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幼儿也会从教师的倾听中获得情感的支持,这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基于此,我们经常会在交流分享当中期待自己以倾听的姿态去鼓励儿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声音,让儿童感受到被接纳与被共情;


以语言调度者的身份,帮助儿童在大量叙述说明辩论讲述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去结构化的去实现结去结构化的一个语言锻炼;


以学习共同体为图景,支持儿童不断进入到观察倾听假设、验证反思解释的一个循环状态,提升他的学习品质来探索新知。



03/ 

如何通过交流分享将游戏之于
幼儿发展的价值最大化、全面化


交流分享是建立在幼儿的游戏之上,是一种生成教学。尽管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但要借助交流分享将游戏之于儿童的发展价值最大化、全面化,还需要老师们做到以下几点。

(1)逐步养成记录分享过程,整理交流内容的习惯

我们把每天交流分享的内容做一个记录,然后每隔一个固定的阶段,去统计阶段内交流分享过的内容,探讨过的问题,并以此来发现“游戏、儿童的发展、教师的支持”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以科学领域交流分享为例,我们发现观察、发现、实验、操作,还有自然与物质世界的交流分享次数是最多的。这些科学领域的交流分享中,幼儿得以把游戏当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冰的特征、干沙湿沙的粘性等)去加以反思和解释,这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做了非常好的储备。


同时,在复盘当中我们发现,幼儿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整合性的过程。我们经常会去给幼儿划分观察、实验、反思解释等种种能力,但幼儿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这些能力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发生的过程。由此,自主自发的游戏能支持幼儿完整地经历这个过程,而交流分享正好使得儿童在游戏之外能够反观自己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以获得元认知的能力。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由此可以看到,当我们回顾我们所整理统计的内容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不断回味与儿童讨论过的话题,从中寻找到他们在游戏当中学习与发展的证据链,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在经历怎样的探究之后,他们获得了怎样的能力,他们在经历怎样的矛盾冲突之后,他们对什么问题有了怎样的思考……而看到这样的证据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支持作用。


(2)要树立依托交流分享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意识

之前我们说到,儿童在游戏当中他们的学习是整合的,这往往因为他们的游戏本身就是自然转换的,比如说他们在玩建构游戏的时候,他们会去玩角色游戏;他们在玩沙水游戏的时候,只要你有一些板或者砖块,他们可能就玩起了建构游戏。


在这过程中,儿童的发展也是多领域并进的,也因此我们交流分享的内容也应该能帮助幼儿整合这些多领域发展的经验的,真正把幼儿的经验转化成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而除去认知层面的发展作用,我们认为交流分享还应该承载育人的价值。游戏反映的是儿童的现实生活,而幼儿的表达又是千差万别的、自我中心的。因此幼儿在把自己生活经验加以表达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问题、冲突、争抢,也就是说会涉及到关于公平、不公平,或者什么是责任等问题。


如果我们的交流分享能抓住幼儿在游戏中这样的生长点,带着儿童在游戏后重新去面对这样的情境,让幼儿进行冷静、自由的思考,思辨行为的对与错,这能让幼儿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角色和观点采择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有孩子把螺母当成糖果,玩采择糖果的游戏,导致玩建构游戏的幼儿没了材料。在交流分享中,幼儿提出了可以“把螺母买回来”,或者是“排队拿螺母”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幼儿在凭借自己的经验解决螺帽被拿光的问题,他们的思维依然是散点的、天马行空的。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马上做出了一个关键提问——什么是公平?因为孩子们说到的拿多拿少,本质其实是关于一个玩材料的公平性问题。问题抛出后,幼儿们反响很热烈,从自己的立场上讨论出了许多“公平”的做法。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而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涉及公平性的情境时,教师尝试从他人立场上让幼儿思考公平的问题,这时候幼儿就能做到理性、冷静,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思考。


由此可见,当我们的交流分享能够帮助儿童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哲学问题,让幼儿的思维逐渐转向探究层面的想象、推理、质疑和批判,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也就能让我们的交流分享实现对幼儿更深层次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利用倾听和对话的方式去进行效度自检

下方图片是徐则民老师总结出的交流分享的4种样态,每一种样态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考验老师的专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是需要去跟自己对话的,需要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用了哪种交流分享的样态,自己的组织方式带给了儿童什么样的学习,促进了他们怎样的发展。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这当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交流分享是否解读到了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认知冲突。比如,尽管金字塔问题和积木间隔问题同属于植树问题,但在实际交流分享中发现幼儿在金字塔游戏中并没有抽象出“缝数和块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活动后的自检中,发现金字塔的缝和积木细小的间隔还是有差别的,对于还处于直觉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而言是比较难发现的;同时在进行金字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到幼儿去进行抽象和概括,也就导致了幼儿尽管有“积木间隔问题”的经验基础,却未能发现两种问题的共同规律的情况。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反思,对于不同游戏表现行为的幼儿,是不是采用了不同的支持方式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比如,幼儿的直觉行动和形象思维决定了他们的数学学习离不开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动作操作与感性经验,那当教师发现幼儿对于材料的操作程度有差异时,就要根据他实际的对数学材料的操作水平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文字整理/sora

编辑排版/小新



以上为许翠单老师分享的内容,相信老师们通篇读完之后,一定会对”游戏交流分享“有新的认知。


如想要获取更多专家公益直播信息,可添加下方企业微信号,之后直播会第一时间通知观看。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许翠单:安吉游戏理念下的游戏交流分享中的学习与发展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