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第一篇 卫生保育
●卫生习惯:刷牙和漱口
●生活安排:交换
●趣味饮食:萝卜丝小猪包
第二篇 居家运动
●器械运动:乐玩纸杯
●徒手运动:好玩的身体游戏
●操节:拍手踏脚
第三篇 做做玩玩
●故事:画春天
●歌曲创编:春天在哪里
●种植:植物迷宫
●做做玩玩:小蝌蚪找妈妈
●折纸:翻翻花
●益智游戏:一起来种树
第四篇 开学准备
●习惯衔接:学会整理
●情感衔接:分享变化
●能力衔接:学会发现
第一篇
|
【专家出招】 |
黄 琼(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卫生习惯
●名称:刷牙和漱口
●材料:小牙刷、小水杯、儿童牙膏、毛巾等
●做法:
1.正确“刷刷刷”
(1)刷牙前:倒半杯温开水,在牙刷上挤适量儿童牙膏。
(2)刷牙中:将牙刷伸进口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刷牙;刷上牙时从上往下拂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拂刷,刷磨牙时在牙面上颤动拂刷;最后,刷一刷舌面。
(3)刷牙后:含温开水,鼓动腮帮反复漱口,将嘴里的泡沫和食物残渣吐净后,用毛巾擦嘴、洗脸。
2.每天“刷刷刷”
(1)晨起、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3分钟以上;用餐后,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亲子一起学念刷牙儿歌,用儿歌提示刷牙的方法和顺序,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刷牙,并持之以恒。
提 示
1.了解常识:了解刷牙、漱口能保持牙齿清洁和美观,预防龋齿,而且健康的牙齿能帮助消化,强壮身体。
2.培养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坚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少吃甜食,睡前不吃东西。
3.注重卫生:使用牙刷后,用流动水洗净,刷头朝上摆放,保持刷面干燥。
4.确保安全:选用弹性良好、软硬适中的牙刷,牙刷使用3个月后或牙刷严重变形应及时更换;选用儿童牙膏和杯口圆滑的牙杯。
照片提供:松江区文诚幼儿园 王辉翔
作者:松江区文诚幼儿园 王 绪
生活安排
●名称:交换
●材料:玩具、绘本、孩子拍摄的照片、小视频等
●做法:
1.讨论:亲子商议疫情期间如何与好朋友分享心爱的玩具、喜欢的绘本和有趣的事情等。
2.互动:用快递或放至信箱的方法与好朋友交换玩具、绘本等;在网上交流照片、视频及所见所闻。
3.分享:用礼貌的语言向好朋友表达谢意,交流分享带来的快乐。
●价值:
1.感受交换交流的乐趣,培养孩子大方、友善、喜欢分享及乐意表达的品性。
2.在交换带来的“拒绝”“冲突”等矛盾中,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平意识、交往技巧和社会化能力。
3.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知道物尽其用、节约资源。
提 示
1.清洁防护:在交换物品的过程中应做好消毒等防护工作,确保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珍惜爱护:引导孩子珍惜和爱护朋友的玩具,知道如果损坏就要道歉甚至赔偿。
3.循序渐进:不能强行要求孩子交换,以免引发负面情绪。可从家长间的交换开始,也可从孩子的玩具开始,逐渐让孩子乐意交换。
4.延伸迁移:还可以交换自制点心、手工作品、小收藏等。
照片提供:嘉定区实验幼儿园 沈彦希
作者:嘉定区实验幼儿园 张 琦
趣味饮食
●名称:萝卜丝小猪包
●材料:
南瓜、面粉、酵母、萝卜、肉糜、火龙果、黑芝麻
盐、糖、料酒、生抽等调料
搅拌机、擀面棍、心形模具
●做法:
1.将蒸熟的南瓜捣成泥,捣碎火龙果和芝麻;分别和成南瓜面团、火龙果面团、芝麻面团;在萝卜、葱花、肉糜中放入调料,搅拌成馅料。
2.把南瓜面团擀成包子皮,放入馅料,收口成圆形,作为小猪脑袋;用心形模具将火龙果面团压出小猪耳朵,再捏出小猪鼻子;芝麻面团搓圆,作为眼睛;将小猪耳朵、鼻子和眼睛按在小猪脸上。
3.将萝卜丝小猪包上锅大火蒸15分钟。
←点一点,看视频
●价值:
1.边说边做,能让孩子情绪愉快放松,亦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捏、揉、压、搓等手部动作,有助于精细动作的发展。
3.由孩子亲手制作的造型可爱的食物,能激发他们的食欲,提升免疫力。
提 示
1.分工合作:尽量让孩子参与揉面、压花、捏包子,装扮小猪耳朵、鼻子和眼睛等简单又有趣的事情,这样不仅能学习分工合作,还能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趣味延伸:利用其他有颜色的蔬菜水果等食材,制作多种口味和造型的包子,如香菇青菜小鸡包、红豆小兔包、白菜刺猬包等。
照片、视频提供: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凌 怡 吴家润
作者: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凌 怡
第二篇
|
【专家出招】 |
王 菁(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员)
器械运动
●名称:乐玩纸杯
●材料:纸杯若干、积木块、软球、沙包
●玩法:
1.赛车小子:用纸杯铺“路”,孩子和家长沿着纸杯快速前行,移动时不能碰到纸杯。
2.躲避地雷:将三个纸杯放成一排,每个纸杯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孩子和家长面对面坐在地上,交替抬腿越过纸杯,双腿不能碰到纸杯。
3.跳跃达人:孩子和家长共同将纸杯垒成“墙”,随后依次跳跃过“墙”
4.攻打堡垒:将纸杯垒成高低不一的“堡垒”,孩子和家长用双脚夹住沙包,瞄准纸杯“堡垒”,用力甩出沙包击倒“堡垒”,也可以用滚球的方式攻“堡垒”。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锻炼孩子身体的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平衡控制能力、腿部力量、专注力等。
2.“攻打堡垒”的距离、跳跃过“墙”的高度等,可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调整。
3.游戏中的材料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调整,如小沙包可以用袜子团代替。
4.为确保活动安全,建议穿好防滑袜或运动鞋,在宽敞的空间进行。
作者:徐汇区龙山幼儿园 吴辰珊
徒手运动
●名称:好玩的身体游戏
●材料:大毛巾、桌子、椅子
●玩法:
1.快来拍拍。孩子和家长面对面,家长将手伸到各方向,让孩子用手击打家长的手。家长可以变换不同方向和高度,变换的速度由慢到快,还可以交替伸出左右手等。
2.钻山洞。在地上铺一条大毛巾,孩子伏地扭动身体变成“毛毛虫”,在家长变成的“山洞”中钻来钻去,钻洞时四肢不可离地。
3.滑滑梯。将桌椅设置成“滑滑梯”,孩子可以坐着或者趴着从高处滑下来。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锻炼孩子的下肢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2.玩“滑滑梯”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桌子的倾斜角度,提升游戏的挑战性,同时做好安全保护。
视频提供:金山区朱泾东风幼儿园 沈译劼家庭
作者:金山区朱泾东风幼儿园 沈春晖 向 瑛
操节
●名称:拍手踏脚
●做法:
听着音乐,根据歌词内容,有节奏地做拍手、踏脚、扭腰、屈膝等动作。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欢快的节奏和简单重复的歌词,容易激发小年龄孩子做操的兴趣,通过做韵律操可提高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在做韵律操的同时熟悉“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等位置。
3.面对面拍手、踏脚的动作有助于增加亲子互动,体验愉悦的亲子感情。
4.操节熟练后,可以通过交换位置、变化拍手方式等增强趣味性。
视频提供:徐汇区位育幼儿园 龚璐瑶家庭
作者:徐汇区位育幼儿园 马雯静
第三篇
|
【专家出招】 |
徐则民(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
故事
●名称:画春天
●价值:
《画春天》文字优美,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散文诗,与孩子进行着一场春天的对话。故事从“画春天”出发,用简笔、彩铅等方式勾勒出春天典型的事和物,激发孩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自主表达表现春天美景的愿望。
←点一点,听故事
提 示
1.鼓励孩子续画故事,呈现他们喜欢的春天景象,并引导孩子说一说喜欢春天的理由。
2.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进一步巩固其对春季主要特征的认知经验。
猜猜说说
玩法:一人用肢体动作表现春天里的某一景物或活动,另一人尝试猜出答案。比如:孩子用动作表现“花开了”,家长则需用语言来表述,可以是词语:百花争艳,也可以是句子: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了。双方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听听画画
玩法:在理解唐诗《春晓》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画面,感受春天的意境,并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春天画。
作者:黄浦区汇龙幼儿园 刘 佩
歌曲创编
●名称:春天在哪里
●价值:
一首几代人传唱的经典歌曲,轻快地唱出春的气息。通过歌曲能激发孩子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也能培养孩子大胆创编、即兴表达的能力,用歌声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引导孩子发现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为创编歌词积累经验。
2.在熟悉歌曲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大胆创编,尝试替换歌词“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等。可以有节奏地说出歌词,也可以跟随旋律唱出创编的内容,如“看见迎春花呀,看见柳条飘”“风筝飞上天呀,小草青又青”等。
3.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水平及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支持,比如和家长合作,共同编唱或一人编唱一句;还可以鼓励孩子独立创编,并选择一些小乐器伴奏,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4.可以搜集更多和春天相关的歌曲,如《小青蛙》《春雨沙沙》《柳树姑娘》等,一起欣赏,合作表演。
视频提供: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陈小梦
作者: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种植
●名称:植物迷宫
●价值:
在适宜播种的春天,通过设计迷宫和种植实验,观测并验证“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特点。
●做法:
1.在纸盒的顶端剪出一个洞,再取两张卡纸各剪出一个洞(此步骤建议由家长来操作)。
2.将两张卡纸分别固定在纸盒内,把纸盒分隔成三层。
TIPS:第一层卡纸的洞与第二层卡纸的洞要错开。
3.把绿豆放进水杯里,加适量水,放入纸盒的底层,并盖好纸盒盖子;把纸盒放在温暖、明亮的地方,便于绿豆生长。
4.绿豆芽会穿越纸盒“迷宫”,往上生长。
提 示
1.在设计迷宫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第一层卡纸的洞与第二层卡纸的洞怎样错开”“错开多少”等问题,鼓励孩子大胆设计。
2.制作迷宫中挖洞的步骤可由家长操作,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
3.植物生长会持续多日,可鼓励孩子仔细观察、记录植物每一天的变化,并讨论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
作者:静安区常熟幼儿园 刘晓璐 陈斐菲
做做玩玩
●名称:小蝌蚪找妈妈
●价值:
在亲子共同做做玩玩中,帮助孩子获得制作“会跳跃的青蛙”和“会游泳的小蝌蚪”的经验,引发孩子思考“画在盘子里的小蝌蚪会游起来吗” “为什么画在盘子上的小蝌蚪遇到水会漂动”“怎样才能让小蝌蚪游到青蛙妈妈身边”等问题,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用黑色油性白板笔或记号笔画小蝌蚪,小蝌蚪可画在白色盘子上,也可以直接画在白色的洗手池里。建议“倒入池塘”的水温控制在37℃左右。
2.制作“会跳跃的青蛙”时,可鼓励孩子多多参与,掌握制作要点。
3.可以和孩子聊聊:“小蝌蚪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小蝌蚪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帮助孩子了解并清晰表达青蛙的生长过程。
视频提供: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孙皓宇
作者: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韩晓岑
折纸
●名称:翻翻花
●价值:
“翻翻花”带给孩子最大的惊喜在于,简单折叠、接插后,可以翻出各种样式的花型。变化无穷的“翻翻花”能激发孩子对色彩、形状的兴趣,还能引发孩子对春天各种花卉的联想。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活动适合5~6岁的孩子。选择正反两面不同颜色的手工纸,会有更绚丽的效果。
2.在折折玩玩中,可以鼓励孩子尝试用不同颜色的花瓣组合,感受“翻翻花”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记录、数数可以翻出多少种形态不一的花型。
3.花瓣与花瓣的接插、重合有时需要反复尝试才能完成,这是培养耐心仔细做事的好机会,对锻炼手部小肌肉、发展精细动作也有积极意义。应鼓励孩子尽可能独立完成。
作者:上海市民办东展幼儿园 何小倩
益智游戏
●名称:一起来种树
●价值:
在不能外出的踏青季,亲子制作“种树棋”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积累自制棋盘、设计棋面等经验,促进孩子获得初步的“等量代换”概念。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游戏前亲子共同制作游戏材料(树叶、小树和棋盘),制作中须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2.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现在能不能兑换小树”“为什么能换或不能换”“什么情况下能兑换小树”,帮助孩子巩固“等量代换”的经验。
3.熟悉玩法后,可以调整类似“四片树叶换一棵小树”的规则来增加游戏难度;也可以增加“可以往前走,也可以往后走”的规则,引导孩子充分运用数数、空间方位等数学经验获得更多的树叶或小树。
作者: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张佳钰
第四篇
|
【专家出招】 |
龚 敏(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
习惯衔接
●名称:学会整理
●材料:画有抽屉、书架、玩具筐、衣橱等常用家庭储物空间的卡片牌若干、摸箱一个
●玩法:
1.寻找家里的“小方格”: 家长与孩子共同寻找方形的家庭储藏空间,如抽屉、书架、玩具筐、衣橱等,并将这些储物空间画在卡片上。
2.玩玩“方格”牌:将所有的方格牌放入摸箱,家长和孩子每天在摸箱中抽取一张牌,在实际场景中找到相应位置的“小方格”并进行整理。整理后孩子与家长互相交流整理的方法与感受。
提 示
1.将玩牌与“整理物品”结合起来,既能保持孩子对整理物品的热情,又能回顾整理的过程和结果,提升自我服务能力和“类概念”,为开学集体生活中有序整理物品和玩具等做好准备。
2.根据孩子的整理能力可以增加“小方格”的内容和每日整理的数量。
3.可将游戏中的整理经验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与父母和祖辈一起整理房间等,并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
作者: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曹 云
情感衔接
●名称:分享变化
●材料:纸、蜡笔、炫彩棒、剪刀、胶水、橡皮泥等及手机、IPAD、电脑
●玩法:
1.和孩子一起发现自己近期的变化,如体重、身高、牙齿、习惯等。
2.鼓励孩子寻找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如有意义的、有趣的、好玩的等。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手工等)记录这些变化,如我掉牙了、头发变长了、变胖了、懂事了等),可以用手机、IPAD拍摄一段小视频。
4. 设计一张记录表,把愿意与好朋友分享的事情记录下来,并确定想要交流的对象。
5.通过多种途径(电话、视频)与好朋友分享成长中的各种发现,可归纳彼此变化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将比较后的内容记录下来。如我们两个都掉牙了;我种了一盆花,她买了一件春天穿的衣服,他与奶奶一起剥豆等。
(好朋友的变化)
(记录我与好朋友变化的相同、不同)
提 示
1.让孩子了解自己、朋友和周围人的变化,发现生活的多彩,并做有心人,积累一些能与朋友分享的有意义、有趣的事。
2.制作表格、制订分享计划是培育孩子做事情有目的、有规划能力的一种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为开学后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3.学习用不同的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和好朋友分享,在交流中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重温浓浓的伙伴情。
作者: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 倪雯佳
能力衔接
●名称:学会发现
●材料:“花伴侣”APP、收集带有香味的花朵、透气袋子、绳子、关于春天的绘本等
●玩法:
1.寻找春天的花朵
(1)与孩子一起去花园里、田地里赏花,认识不同的花,比较颜色、花瓣、品种等不同。可请小年龄的孩子数花瓣的数量、说说花瓣的形状;大年龄的孩子可以尝试了解花瓣中蕴含的对称关系。
(2)与家长一起使用“花伴侣”APP软件,拍花识花,了解不同的花语和特征。
2.收集春天的香味
(1)收集有香味的花朵制作香袋,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搭配,放在透气的袋子中收口打结。根据孩子的能力可尝试打死结,也可尝试打蝴蝶结。
(2)家长可介绍相关佩戴香囊的文化,并准备一些中草药:艾叶、白芷、菖蒲、薄荷、藿香等,让孩子尝试制作一个传统香囊。
3.阅读春天的故事
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春天的故事。推荐小年龄的孩子阅读《三只蝴蝶》《彩虹色的花》等;推荐大年龄的孩子阅读《春天的兔子》《遇见春天》等。
提 示
1.在做好防护工作基础上,可带孩子去户外踏青游玩。以“春天”为切入点,寻找春花,加深对植物的认知;探秘香味,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阅读故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制作香袋打结时,要留意孩子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示范和帮助,让其获得成功感。对有花粉过敏的孩子,需调整活动材料。
3.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小年龄的孩子喜欢反复听故事,可借助亲子对话、表演的形式,提高语言的表述和理解能力;可鼓励大年龄孩子独立阅读→提问(家长或孩子发起)→亲子讨论→再听故事,并分享感受。
4.可邀请祖辈一起参与,分享经验,同享祖孙之乐。
作者: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陈 怡
编辑:黄 铮、王 坚、刘 宣、陆怡君、沈 晔
美编:陆 晨
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