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协办,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学院承办的“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金山区)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副处长王纾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王菁、贺蓉,上海市16个区的幼教教研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研员、园长、教师4万余人收看了直播并进行互动交流。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主持本次活动。
王纾然在讲话中指出“幼儿发展优先”是上海市学前教育“十四五”重大实施项目,金山区在深入推进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大指南”落地、持续提升区域保教质量的行动中,行政高度重视、教研扎实推进、园所坚守儿童立场。她指出,上海的学前教育要实现从资源建设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构建培育自我反思的意识,树立课程优化的自信,实现“幼有善育”。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郑瑛在致辞中指出,“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是上海市的民心工程之一,是千万家庭民心所向。金山区始终坚持以“幼有善育”为目标,全力打造守正出新、管理精细、普惠优质的金山学前教育。坚持雁阵同行,抱团发展,精心打磨区域田野活动课程品牌,形成金山经验。站在新的起点上,金山要以市学前教育“三大指南”为指引,把握质量关键的核心,抓好队伍建设的重点,厘清金山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加速升级金山教育新格局,实现“幼儿发展优先”的美好愿景。
黄瑾充分肯定了金山学前教育以构建田野课程为抓手,落实“幼儿发展优先”的理念与行动。她认为,金山“田野课程”实施有成效,看到了开放包容、主体多元、整体协调的共建课程样态,看到了幼儿在丰富多元、亲身参与的体验性活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更看到了师生关系在倾听与对话中持续生长。同时,她也对上海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指导意见,要加强评价研究、梳理家、园、社区协同共育的实施路径、探索教师观察解读幼儿专业发展的策略,培育更有智慧的教师,让儿童获得精彩的童年。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通过专题片《一亩心田趣享童年》展现金山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的探索研究及成果。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学院谢海英以“田‘研’同行守望农村幼儿的金色童年”为题,介绍金山区以“区域化幼儿园田野活动课程的架构与实践研究”为突破,以“盘活资源观、重构儿童观”为引擎,推进幼儿在真实的田野中充实生活、增进经验、满足天性、成就人格。
践行“儿童立场”理念 ,激活田“趣”。开展园内外活动愿望的调研,根据幼儿的愿望清单对户外环境与资源进行复盘配置。在田野活动中,主张教师少预设、不示范,支持幼儿在园内外的土地上自由撒欢,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聚焦“观察识别”研训,探寻田“味”。通过“1看2讲3研”,鼓励教师观察、分享、复盘孩子的经历、行为和体验,识别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由此进行反思,做出课程选择。创新“质量提升”机制 ,滋养田“美”。以创设保教质量分析机制、建立提升园长质量监控能力机制、完善区—园教研合力机制为保障,驱动保教质量均衡发展,整体抬高区域课程水平。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幼儿园尹欢华、朱行幼儿园吴红辉、朱泾罗星幼儿园徐艳作题为“自然触碰,成就孩子的一百种惊奇和探索”“玩转‘家’门口的三公里”“和孩子一起走进稻田”的分享交流。(详见本期微信第二条)
“十四五”期间,上海学前教育将以“三大指南”为引领,持续推进“幼儿发展优先”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儿童立场,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