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三四岁、五六岁的时候,变得越来越淘气,但是这个阶段又正是立规矩的好时候,如果拖到青春期,孩子就基本掌控不住了。所以,犯错之后如何去管教,是很多父母都头疼的问题。
都说“恩威并施”才是最明智的,但是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恩”多了,容易让孩子傲慢、意识不到严重性,以为你在闹着玩;“威”多了,又很容易给年幼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心理康,更有被打骂“皮”了的孩子,家长会更加无奈。
下面我们以吃饭为例,看看家长们的常见做法:
1. 有的家长会直接恐吓孩子“不好好吃饭今天晚上就不要看电视了!”;
2. 有的家长会说“你要是不想吃饭就不吃,但是你要到下一顿才可以吃饭。”;
3. 有的家长会说“孩他爸在家的时候他怕挨打,吃饭就特别乖。”
这么看来,体罚是最“见效”的,恐吓居第二,体验式的惩罚排第三。下面咱们逐个分析。
1.吓唬、恐吓(精神暴力)
“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再哭,再哭就让妖怪来吃了你!”“你闹吧!妈妈走了,你自己在这里呆着吧!”“我数到三立马给我xxxx,一!二!三!”相信这样的话大家都很熟悉吧?也许当时很见效?
然而,这种惩罚其实就是一种报复行为。
家长对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不能很好的控制,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和改进,更严重的是,会引发愤恨、报复、侥幸之心等任性阴暗面。而且,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但内心深处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或者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反省,甚至会引发反叛!
2.体罚(身体暴力)
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也有家长受网络流传的“虎爸”“鹰爸”等影响,会非常认可体罚。但是中国明令禁止体罚!因为体罚极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严重者甚至引发人格缺陷!请各位家长仔细思考一下,如果孩子不敢做某件事情是出于对惩罚的恐惧,那么这种以外界压力为约束力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他只要确信自己能够逃脱惩罚
就行了。当这种威胁不存在时,孩子就会变本加厉的去做这件事!甚至还可能为了实现某种快乐,而自愿接受惩罚。
3.体验式惩罚
体验式惩罚受到了大多数80后家长的青睐,在实际育儿中也有不少家长采用这个方法:
冷天的时候女儿坚持想穿夏天的裙子?穿,自己冷了就知道加衣服了,下次不用管她自己就知道什么温度传什么衣服了;
左右鞋子穿反了,经过提醒依然没有改正?反就反着,不舒服了自己就知道换过来了;
孩子一直想玩饮水机,经过提醒依然跃跃欲试?接一杯饮水机的热水,让宝宝轻轻摸一下,烫不烫孩子自己就知道了。
这种方法看似很好,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坚持落实!
出于心疼,本来家长和孩子讲好到下一个吃饭点才可以吃,但是孩子在中途不断吃零食,家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出于心疼,本来讲好了要收拾完自己的玩具才可以出去玩,但在孩子的央求下,家长选择了妥协;
出于心疼,本来讲好了要认真严肃地教育,但在孩子哭了一会之后就心软了……
如此反复下来,孩子们会越来越“皮”,造成“怎么说都不听”的情况,到那个时候可不要埋怨孩子不乖哦,是家长自己一步一步丢掉自己的威信的,是家长自己破坏了自己订立的规则。
思考“惩罚”的本质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惩罚”的定义。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玛尔女士在《魔法岁月》一书指出:惩罚是”给予教训”或”纠正行为”,但“不应该是教育者对孩子的报复或反击”。所以当你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坏心情时,请不要惩罚孩子,因为你很有可能只是在报复。
检验惩罚的方法是否合适,要看究竟能让孩子从惩罚中学到什么。大部分家长会发现,打骂、吓唬的方式并不是长期有效。因为这样的惩罚没有促使孩子唤起内心的觉醒和对这件事情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一般3岁开始萌芽,6岁以后逐渐成熟,12岁到青春期基本稳定下来,之后的人生都在不断地修正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的显然就只有孩子的童年阶段。
所以,回顾一下你所采用过的惩罚方法,是否让孩子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是您自己的情绪发泄。尊重孩子,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惩罚不是目的,事后的教育和反思才更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