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共研
/
浦南幼儿园领军型/骨干型教师
研讨活动
202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评估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阶段要关注什么,如何培养的问题。如何解读和运用《评估指南》?如何让这48条考察要点逐一落地?
浦南幼儿园尝试“积极对话,深度共研”。
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024年3月27日,浦南幼儿园的领军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们共聚浦南幼儿园陆家嘴校区,依托一场集体教学活动,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展开了一次深入“对话”。
浦南教育集团理事长、浦南幼儿园园长蒋耀琴,浦南教育集团理事池奕桦园长、孙蔚茹园长、李英莺园长、顾红柳园长、王蓓园长,以及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幼儿园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基于儿童立场的集体教学活动
究竟是怎样的?
带着相同的疑惑,全体教师观摩了李英老师的活动《小箭头,大秘密》。孩子们在试错、解读步骤图、共享经验的过程中一步步学习如何利用箭头解决实际问题,由浅入深地感知箭头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 滑动看现场 –
李英老师谈到,这场教学活动源于偶发的契机。前阵子,孩子们突然对兵器书很感兴趣,甚至自己组建小队制造武器,可由于不理解符号的作用,武器制造每每失败,今天的教学活动恰是为了回应孩子们的需求。
如何依托《评估指南》解读
这场活动的价值?
48条考察要点看似不多,但每一条都内涵深刻,囫囵吞枣不如细细打磨。本次研讨,全体教师先聚焦“教育过程”中的第22条、23条、24条和30条展开深入讨论。
对话现场,一睹为快
有意义的学习有两个层面,一是幼儿觉得‘有意义’,二是教师觉得‘有意义’。这场活动源于李老师敏感地抓住了教育契机,源自孩子们的真实需求,让我们看到了双重的意义。
李老师让我们看见了‘鼓励’的魅力。孩子们开场时稍显拘谨,但随着活动深入,他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热情越来越高涨,那是因为李老师在回应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鼓励’的策略,营造出和谐、舒适的活动氛围。
这个活动看似与幼小衔接毫无关系,但是,孩子们反复试错,合作解决问题,任务意识与执行能力都指向了幼小衔接的关键素养,让我看到了连续经验、科学衔接的培养策略。
李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整体性,既关注幼儿能力的获得,也关注幼儿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为何、是何、若何、如何、由何,五何维度的提问方式让我颇有收获。
我们也有疑问,为了能让孩子们体验箭头的有用,教师呈现了平面的幼儿园地图,但是教学大楼部分却是立体的,孩子们在使用箭头时有的关注到了这一点,选择沿着楼梯上楼,有的却忽略了这一点,以平面的形式贯穿大楼。
不是所有的孩子在这个教学活动中都掌握了使用箭头的技巧,有的孩子一味用直线箭头替代转弯箭头,李老师似乎也没有解决。
短短25分钟的教学时间相当有限,我认为可以在个别化里再造学习场景,让孩子们有机会继续操练经验。
……
浦南教育集团理事长、浦南幼儿园园长蒋耀琴总结发言:
对话教研的价值就在于对话频率越多,所受的启发越多,个人的智慧也会越来越多。在这场教研里,我看见了像李英老师这样的领军型教师的担当,大方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也看见了骨干教师并肩作战的热情,各抒己见,有收获也敢于质疑,展现了共同迈向高质量建设的团队风貌。
其实,教研的实质就是对话,每个人的思考和想法都能被看见,激发彼此的潜能,呈现集体的智慧。是以,涓涓之水,可以成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凝心聚力,共赴征程,“浦南”永远在路上。
撰稿:刘佳玺
美编:刘佳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