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宝贝们:
祖辈带娃一直是爸爸妈妈们关注的重点,在实际过程中具体都遇到哪些问题?一边是孩子,一边是父母,年轻父母如何平衡?如何提高“两代共育”的质量呢?我们收集了几个年轻父母特别聚焦的隔代养育问题,今天,我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试着解惑吧。
游戏中试着慢慢成为孩子的“玩伴”,而不用想着是自己隔了一代,得好好“照顾”和“教导”他们,这段时间,就把孩子当成彼此的陪伴吧!
试着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时共同玩出新的意义。如果孩子想要发起一个游戏,双方可以互相提供自己对于游戏玩法的建议,一问一答间,便能建立起交流,孩子发现祖辈愿意听他们讲,陪他们玩,自信心也会提高不少!
选择一些祖辈与孩子都喜欢的游戏类型。比如祖辈喜欢跳广场舞,听听戏曲,那就可以试着教给孩子简单的动作,每天在家里一起跳跳操;戏曲里的各种念白与唱腔,也可以找孩子一起搭唱几句。
带孩子又要做家务,一定很辛苦。试着在做家务、做饭时让孩子打打下手,融入进彼此的日常事务中。不要看他们年纪小,我们全心全意相信孩子的时候,他们也会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力!
游戏名称:翻洋片
游戏玩法:
《翻洋片》游戏,把较厚的纸折成四角形的纸包,一个摆在地上,可以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片去拍洋片,能拍翻即可拿走,谁拍翻得多就算赢。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臂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名称:瞎子摸人
游戏玩法:
首先选定一定的区域,用丝巾蒙住一人的眼睛,被蒙住的人去抓其他人,在游戏过程中,其他人可以不发出声音,也可以说“来呀,我在这”进行提示。当抓住了人后,也可以通过摸摸这个人的特征,猜猜他是谁?
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双眼蒙住稳健走路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孩子的听觉能力和辨识能力。
游戏名称:美食制作
游戏玩法:
奶奶包饺子的时候,一起来帮忙吧,团一团,捏一捏,自己做的饭吃起来最香。
为让孩子们能够有时间观念,尽快适应开学后幼儿园的生活节奏,爸爸妈妈可以协助祖辈做好一日活动计划表。按照家庭室内一日生活作息时间顺序制定,祖辈和孩子一起阅读理解表格内容,一起讨论一天的生活安排,根据各人情况做 分工与配合。
在实施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TA的时间观念,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① 和孩子比赛
孩子小时候好胜心强,早上起床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比赛穿衣服啦,看谁先完成第一项表格内容。祖辈们一般会故意输掉比赛,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会一如既往地保持旺盛的斗志!
② 奖品激励
事先和孩子做好规定,比如一天或一周都按照计划表积极按时地完成了任务,就得到相应的奖励。
③ 沙漏计时
沙漏绝对是一个帮助孩子提高效率的利器,特别对于小宝宝来说!可以在家准备一个20分钟的沙漏,要进行一项活动就告诉孩子,比如咱们开始学习,等沙子流完后就结束,好不好?当沙子流了一半的时候,提醒孩子,请注意进度,你还有一半时间了。以此来锻炼他的专注力和紧迫感!这20分钟,相信孩子将会相当专注。
这里有一份作息时间表,给各位家长以做参考。不过作息表要根据自家的宝宝的情况来制定,无须严格遵守某一标准。
7:30——8:00甜蜜晨起
早上不要起得太晚,带着孩子感受一下早?起的好时光,可以拥抱彼此,也可以在床上嬉闹!
8:00——9:00美好早餐
带着孩子一起?精心做一顿早餐,美好的一天开始啦!
9:00——9:30自主整理
和孩子一起各自收拾餐具、整理自己的?房间,比比?速度和成果会很有成就感呢!别忘了开窗通风哦!
9:30——10:00亲子共读
上午可以安排一次亲子阅读时间,或共读或各自看自己喜欢的书,30分钟就十分美好!
10:00——10:30活力运动
安排一个亲子运动时间吧,可以在室内?做做操、玩玩运动游戏。
?10:30——12:00健康午餐
孩子可以打打下手,在家吃饭卫生又健康!
12:30——14:30惬意午休
这些天有充足的时间陪孩子踏踏实实睡个午觉。实在不想睡的,就和孩子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没有,那就?马上想,想?到什么就做到什么,有时生活的快乐就在于随心、随性!
?14:30——16:30自由时光
起来喝点水、吃点水果,补充充足的能量。接下来就自由活动吧,让孩子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我们也放飞一下吧!
17:30——18:30温馨晚餐
晚餐是一家人聚得最齐的时候,所以难免丰盛些,但不要高油、高糖、高盐哦,灯火闲坐,家人可亲,便是这世间最好的光景!吃完别忘了让孩子一起收拾碗筷,这应是他感恩家人付出的反馈!
19:30——20:00休闲时间
可以安排一些自由活动哦!
20:00——21:30进入梦乡
可以开始洗漱,和孩子一起泡脚,做脚丫亲亲操,放假也该早睡觉。
尽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保持步调一致。简单说,就是父母与孩子一直遵循的规则、习惯等,继续保持下去,不要让孩子产生仿佛换了家庭环境一样的落差感,这样父母“接管”时,孩子也许会出现抵触、不舍等各种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从主导者变为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爷爷奶奶们常常对孙辈照顾得无微不至,其实可以试着改变定位,在有规则建立的基础上,与孩子尽可能平等相处,而不是溺爱或严厉。
祖辈们可以试试当个“老顽童”,每天瞧瞧孩子说了些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表露了什么样的情绪?理解了他们,自然就能够与孩子交流无碍了。记得,要及时、诚实地回答孩子的话,而且要多多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起温暖的沟通方式。
老话都说”隔辈亲”,大部分祖辈对孩子都有着贴心的照顾,但同时也要让孩子及早地学会自立,懂得自我服务的重要性。照看孩子,善于放手,善于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服务的能力。
比如在秋冬换季时,爸爸妈妈就可以结合天气变化,指导祖辈家长关注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尤其是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例如洗手:①及时洗手:提醒孩子饭前便后、玩玩具后、接触垃圾后等要洗手;②规范洗手:运用七步洗手法,双手搓擦至少20秒,在清洁的流水下充分冲洗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③节约用水:提醒孩子洗手时要控制好水龙头的出水量,双手搓擦时应关闭水龙头。
另外,做每一件事,祖辈家长都可以养成提醒孩子用记录表做记录的习惯,比如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喝了几次水、洗了几次手等。还可以把做事的顺序创编为儿歌,由祖辈家长和孩子用各自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晚饭后的家庭会议上念给大家听……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祖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既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就抱怨,也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就包办代替,更多地应该提供方法指导,并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改进,取得进步。不包办,常提醒,多鼓励——让孩子在生活中慢慢摆脱依赖,遵守规范,慢慢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祖辈们带娃是“帮忙”带娃,不是“替代”父母带娃。孩子的成长是不等人的,爸爸妈妈们在下班后或周末也需要多抽一点时间给自己的娃。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里长大。
亲爱的父母们,宝宝们,我们下次再见。
撰稿:李心悦
美编:吴泳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