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家本来应该是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地方,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疲惫和痛苦也恰恰来自于家庭。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痛苦:我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你不能按我说的去做呢?

夫妻之间无法沟通,丈夫对妻子说:你为什么非要出去工作,不能在家好好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呢?

与陌生人相处,我们都彬彬有礼,知道界限在哪里,不会对他人的做法和生活指手画脚,但是在家庭中,这种边界意识就变得模糊了,因为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可以成为亲人之间肆无忌惮的去踏足彼此自主和选择领域的挡箭牌。而这种伤害,却被我们称之为“爱”。

而边界的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感受到“爱”的存在。亲子关系尤甚。

 

01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去年播出的台湾系列短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吴晓乐同名小说,用每两集一个故事,呈现了我们的传统观念遭遇现代文明时,家庭中围绕教育产生的亲子矛盾。它虽然描写未来发生的事情,但是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我们感到这些事情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加之它以犀利的笔法和大胆的推想,直击人们心中隐秘的恐惧——亲生父母对儿女的伤害,许多人称它是中国版的《黑镜》。有的大呼“过瘾”,有的感叹如芒在背。

其中《猫的孩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由于家庭内界限感的严重缺失而险酿惨剧的故事。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主人公阿衍是个普通高中生,他身体孱弱,常因紧张而不能自持地上吐下泻,人送外号“大便男”。他性格怯懦、自卑,唯唯诺诺,加之患有学习障碍,就连女生也可以随意拿捏他。

可是有段时间阿衍的成绩忽然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没人知道,这是因为他养成了令人发指的杀猫的癖好换来的。他认为自己拥有一个平行的世界,他在那里将猫杀掉。只是平行世界中的猫死了,现实世界的也会消失,因此对这样的行为纵之再纵。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少年,为何有这般残忍的另一面?这一切跟边界有何关联呢?

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阿衍的家庭关系来看。

阿衍成长在一个极具家族荣誉感的大家族中。爷爷年事已高,老年痴呆许多年。虽然他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但一生的夙愿就是希望子孙好好读书,能够光宗耀祖。这个心愿,被阿衍的父辈们传承了下来。逢年过节,大家齐聚一堂,总要在爷爷面前以自己孩子考取的大学相互攀比、明争暗斗,可谓做足了戏码。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阿衍的母亲小圆妈为人坦率,个性坚强,却是妯娌间最不出众的一个。她身材肥硕、相貌平平,又没受过什么教育。阿衍的父亲钟家宏对她早已冷落很久,并有了外遇。

可是即便这段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偶尔现身的父亲对小圆妈还是鄙薄至极,甚至拳脚相加。小圆妈却对丈夫极其依赖,每每对此退隐忍、退让。

阿衍实在看不下去,劝母亲离婚。小圆妈却呵斥他大错!因为她认为,改变母子命运的唯一途径绝不是离婚,而是阿衍考取最好的大学,以此博得丈夫对自己认可与回归,以此得到大家庭对他们的青睐。

心疼又畏惧母亲的阿衍对这一套全盘接受,并将母子俩现在的处境,归咎于自己。母子二人站在一条“战线”中,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爸爸就会回来吃晚餐了”

这也许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或多或少相似的儿时经历——考上最好的大学,是个听起来相当“没毛病”的计划,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所有人的心愿,并且当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一处时,奋斗的目标看起来也相当简单、清晰。

谁不喜欢用最简单的方法,换来皆大欢喜的结局呢?故事中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没人看出其中的隐忧。

又一次考试垫底,阿衍遭遇了同学阿志的霸凌。和阿衍一样备受高压的女生阿志,私下里已经变得疯疯癫癫,并习惯用暴力来释放精神压力。阿志的行为激起了阿衍心中的暴力倾向。阿衍在斗殴中出奇制胜,打得阿志头破血流。但意外的是阿志完全不记他的仇。

于是,得到释放的阿衍飞快地摆脱了学习障碍,“开窍了”。阿衍随后问阿志,如何跟她一样拿到满级分。阿志告诉他,她在自己的平行世界里,通过殴打全班的最后一名来取得下次考试的第一名,而阿衍用什么方法奏效,他得自己去找。如此一来,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似乎指日可待。

其实,早在和阿志互殴前,阿衍心中就已经萌生了另一个自己。那个他,时常在梦中替他释放白天的压力。

如是,在这次互殴中意外尝到“甜头”的阿衍,只需找到平行世界中对于自己来说管用的那个“捷径”,便可如愿。

被收养在家中的小猫们便成为了他的目标。而所谓的平行世界,为他施暴提供了主观上合乎逻辑的便利条件。

表面上,阿衍考得了一次满级分,父母的关系有所缓和,生活似乎看到了曙光。可是没人知道,这是由他渐渐扭曲为一个变态的嗜杀者换来的。“杀猫”和“第一名”,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被这样联系到了一起。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阿衍遭遇了平行世界中正在杀猫的另一个自己

更让人胆寒的是,小圆妈对此抱有侥幸心理。由于丈夫突然宣布要将母子俩相依为命的住房过户给情人,母子基本的生存遭到了严重威胁,小圆妈作为监护人虽知儿子的恶行,家教老师也提醒她为阿衍寻找心理援助,但是一番权衡利弊后,她还是选择了“不作为”,有意无意地成了阿衍的“共犯。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管不了那么多

如此执念推动事态走向了荒诞境地。阿衍在大学入学测试的考场上,由于过度紧张,幻觉中听见了猫叫而难以自持。

小圆妈得知后担心影响阿衍发挥,四下找猫一无所获。最后索性自己“扮演”猫,“喵”了起来。考场上的阿衍这才恢复常态。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喵”

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阿衍本以为答对了所有考题,不想还是由于失误,阴差阳错地在答题卡上填错了格。母子俩再遭钟家宏“家法”。然而,小圆妈依旧不服输,将阿衍送去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的补习班复读。

在比家中苛严很多的环境中,阿衍杀猫的恶习便再也藏不住了。被人发现后,少管人员将他带走。途中,他与母亲遭遇。在母亲的逼问下,他终于第一次道出了心结。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母亲忙答:“我爱你”,阿衍却已有自己的答案

阿衍的话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心。他的愤怒与无助令小圆妈茫然不知所措。她不明白,她明明只是在追求一个人人都接受的美好愿望,为什么到她这儿了就这么难呢?!更让她猝不及防的是,儿子对母爱已经产生了深深地怀疑。

那么如果真如小圆妈所说她是爱儿子的,在儿子没能帮她挽回丈夫,又因杀猫而使全家蒙羞之后,她还会爱他吗?剧情的发展,带着我们将思考追向了教育的初衷、亲子关系的核心:爱。

良心受谴的小圆妈,执意将仅存的怀孕母猫叮当带回家照看,劣迹斑斑的阿衍成了她的防范对象。她将自己和叮当关在房内,与儿子隔离起来,房门不再为阿衍开启。叮当临盆,母亲为它忙前忙后,被置之不理的阿衍只好割破自己的手,向母亲“索爱”,而他要的只是一个拥抱。可是小圆妈只是看了看儿子的伤,冷冷地命令他先去吃药。阿衍痛哭,强抱母亲。母亲则一边抗拒,一边说:“你有什么资格?我的一生都被你毁了。我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你身上,你拿什么回报我?!”

阿衍见母亲如此看待自己,突然变了脸,反问道:“那你干嘛生我?我去死好了!”于是他则趁其不备,恶狠狠地上前掐住了母亲的脖子。(此动作已在网络平台的播出版中删减。)杀猫险成弑母,母亲成了猫的角色,好一个“猫的孩子”!

还好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善意的反转——扭打在一起的母子被叮当临盆打断。他们被突然造访的新生命吸引了过去,面面相觑、喜极而泣。笼中,还未撕破胎衣的幼崽,脆弱又强大,它的来临不容辩驳,它本身就是其意义所在……

阿衍的善良回来了,他望着母亲,爱胜过了恨,对方才的冲动深深道歉。小圆妈则终于悟到了什么,抚摸着孩子的脸说: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有心的观众也许会说,假若当初小圆妈发现阿衍杀猫后进行了及时制止,会不会就没事?也会有人跳出来说,如果阿衍如愿考入重点大学,也不会酿成后面对母亲如此大的仇恨。再或者,阿衍找到了别的方法来释压,也不会有事。

这些推理虽然表面上说得过去,但是它们经不起推敲。因为它们忽略了一点,如果不对心理压力的根源进行及时疏解,在面对未来不可预料的外界刺激时,已成习惯的行为模式,将对他人或当事人本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同样是无法预料的。

诚然,阿衍的故事是戏剧化的,但他的心理逻辑是自洽的:长久以来,母亲要从父亲那里受领的一份伤害,他就要领受双份甚至更多:其一他的父爱是缺失的,其二,他不仅要忍受双亲不和的现实,还要承担母亲得不到丈夫的爱的那份“责任”。还有一家三口在亲戚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也是他的“责任”。

如此“休戚以共”让我不由地想到一句话:巧人享受双重权利,拙人承担双重义务——阿衍倒是成了解决所有矛盾的“要害”,成为了释放父母所有压力的“出口”。那么他自己是不是也需要“出口”呢?

母亲的责骂,让他感到,她在乎的只是他能不能被利用来获得丈夫的垂青。进入最好的大学,不仅过程中丝毫没有学习本身的乐趣,就连每一道题的每一步推导,都变得意义重大而无比沉重。

考入最好的大学这件事,被众人掺杂了诸多的私欲,异化成了儿子得到母爱的唯一条件。

支撑孩子情感世界的支柱:母爱一旦断裂,最基本的母子关系也将毁灭。

 

 02

模糊的边界文化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此书已与于今年秋被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为我们提供了家庭中边界意识模糊的文化依据。

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中,我们的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对比西洋像一根根捆的清楚的柴,它更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在这样的“差序格局”中,处在波纹圆心位置的“私”的问题,就是关系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而推浪的形式,则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弄成了模糊两可。

也就是说,相比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中国社会更偏向自我主义。人与人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在家庭中尤其如此。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也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所以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剧中这样的对话: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自己被家暴,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教子无方,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孩子的问题。

爷爷没念过什么书,父亲也不学无术,长辈却用各种手段向晚辈施压好好读书: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以及前面我们列举的,儿子得满级分,就能让丈夫回家吃晚餐这样奇怪的推理。

其实背后都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共生逻辑”。坚持这样观念的家庭,一旦“圆心”或是某一层没有“以身作则”,压力将一层一层传递到最外围。

最终受到伤害的,便是家庭中最弱小的那个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他要为家庭中所有问题而负责,来承担最为沉重的压力。

 

 03

“我有权利为你做决定”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故事中,新生命的突然降临打断了扭打一起的母子二人,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人伦惨剧,顿悟后的小圆妈力挽狂澜,勇敢地结束了那段婚姻,离开了钟家宏的大家族。她也终于不再越界,过多的干涉儿子的生活。阿衍没有再被她逼着去复读,而是先跟性格开朗、头脑清晰的装修师傅做起了学徒。母子俩从此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小圆妈用行动告诉儿子,哪些是不该他说的“对不起”。也就是分清了他们之间的边界。但是现实中的巧合与及时的醒悟,会有这么多吗?

就在今年高考的前21小时,某市一孩子打电话报警,说她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证了。后来发现是她的母亲为了不让她去外地读书,悄悄将她的身份证和户口簿藏了起来。

2017年高考结束后,武汉的一位母亲代替孩子填错了志愿,导致孩子错失上好大学的机会,懊恼不已,留下“对不起”的字条后跳河自杀身亡。

最近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的“豫章书院”事件,不正是亲子间出现了类似问题,许多父母才会被人蛊惑,将自己的孩子拱手送给那些打着国学修身旗号的人吗?那些带着身心双重伤害的孩子们该如何走向社会,又将在未来如何为人父母?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很多父母声称自己爱孩子,但对孩子真实的愿望和感受不感兴趣,此时孩子就成为了父母表达爱的工具。他认为: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中的父母缺乏足够的成人社会和情感支持系统。他们可能是单身,离异,孤寡,或者婚姻不幸福,正如故事中的小圆妈一样,本应由其他成人满足的需要,要从孩子身上得到填补。

那么,在家庭中,肆无忌惮地破坏彼此的边界还会波及到什么呢?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看到太多的例子了,那些小时候不被尊重自我选择权力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到了他们有能力和力量反抗父母的时候,便开始了叛逆,也有一些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而且,这些认知和行为模式会被这些孩子成年后带入自己新组建的家庭之中。父母养育子女是源于对生命的爱。但是在经历这一番磨难后,亲子关系遭到了摧残,爱变成了恨。

可见,起始于边界的问题,几经发酵,引发了人一系列概念的混淆、行为的变型——作为手段的教育被当成结果来展示,造成的最终局面也与亲情的初衷背道而驰。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一个孩子曾经如何被父母对待,他通常会在将来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

 

04

为什么在家庭中更需要边界意识?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边界是什么?

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中,个人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我是我,你是你,我们是不同的独立个体。再有交集,也有独立的部分。

我们必须尊重彼此独立部分的存在,不随意侵入,这就是边界意识。

确立边界,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受到他人想法、情绪和问题所控,从而建立起自主权。也避免自己因为有跨越边界的行为,给对方带来同样的困扰。

家庭是我们学习界限的训练场。有心理机构研究认为,在家庭中,即使有些成员对此做出反抗,建立和保持这种价值和边界的成员,将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稳定感、可预知感和秩序感。

如果我们明白什么是康的界限,并为孩子们树立了这些界限,他们长大后可能就有能力发展亲密的、有意义的、长期的、有安全感的人际关系。

而如果我们不清楚康的界限,不仅会造成当下的激烈冲突,很有可能意味着让孩子在将来一段又一段令人失望的关系中跌跌撞撞。

 

05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边界?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首先,反思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有哪些经历,让你感觉是被尊重,被理解的,哪些是感觉被控制,有悲伤,愤怒和害怕的。可以先对这些感觉有一定觉察。

然后,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不过多的干预孩子自己可以做主的那部分。比如,对于三岁的孩子,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穿哪件衣服出门,五岁的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兴趣班。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想拥有,唯有对孩子的爱,是要放手。唯有在亲子关系中建立好的边界意识,孩子才能更好的独立和成长,在未来他们组建自己的家庭的时候,也能更好的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除了要有爱,建立良好的边界意识,对一个幸福的家庭来说,至关重要。

下一次,我们将依然通过故事来谈一谈亲子间边界的另一种极端情况:疏离。

今天就让我们以纪伯伦的这首《关于孩子》来暂做告别吧。

《关于孩子》纪伯伦/冰心译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那静止的弓。

本文内容来源自微信号:童行学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让孩子拥有这种意识,是他们将来建立幸福家庭重要的根基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