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走进如今的幼儿园,走廊、教室墙面几乎被孩子们的涂画、手工作品铺满。为了这些 “表征痕迹”,老师们常常牺牲午休记录,连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也被 “画一画” 挤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调表征的重要性,但当它变成应付检查的 “任务”,就背离了教育初衷。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让表征回归孩子的自我表达,真正发挥价值。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1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孩子的 “表征” 到底是什么?


很多老师觉得 “表征就是画画记录”,其实这是对表征的窄化理解。表征是幼儿思维内化的过程,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表达出来的行为。《评估指南》明确提到,表征包括绘画、讲述等多种形式,核心是展现幼儿的真实想法与体验。


简单说,小班孩子看到蝴蝶后模仿扇翅膀的动作是表征,中班孩子用积木搭出 “家” 是表征,大班孩子用符号记下 “今天植物浇了水” 也是表征。这些行为背后,藏着孩子的认知水平、情绪状态和创造力,是老师读懂孩子的 “密码”。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02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打破局限:绘画从来不是唯一的表征方式


“每次游戏后都要画,孩子都怕了”,这是很多老师的共鸣。其实表征有 7 种常见形式,可根据孩子特点灵活选择: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某幼儿园的 “元素便笺” 做法很实用:给孩子提供小纸片,可随时用简单符号、图画记录趣事,没有固定次数要求,既尊重自主意愿,又减轻师生负担。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03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手部发育、思维水平不同,表征方式必须 “量身定制”:


1. 小班(3-4 岁):动作优先,符号辅助
  • 特点
    小肌肉群没发育好,握笔困难,喜欢用身体表达
  • 适宜方式
    肢体动作 + 简单涂鸦 + 录音
  • 案例
    观察小草后,让孩子用 “弯腰” 动作模仿小草摇晃,再用蜡笔涂画 “小草的颜色”,老师用录音记下孩子的话:“小草喝了水,站得直直的”。

2. 中班(4-5 岁):作品为主,语言补充
  • 特点
    能关注细节,会用替代物,语言能力增强
  • 适宜方式
    建构作品 + 角色扮演 + 游戏画册
  • 案例
    建构区搭建后,让孩子指着作品说 “这是大桥,汽车从这里过”,老师帮忙简单记录,或鼓励画 “游戏连环画” 记录搭建过程。

3. 大班(5-6 岁):符号表征,合作表达
  • 特点
    抽象思维萌芽,会用符号、数字,能合作
  • 适宜方式
    图示记录 + 日历故事 + 合作表征
  • 案例
    用太阳表示晴天,竖线表示浇水,制作 “植物观察日历”;几人一组画 “植树节绘本”,分工画场景、写对话。



04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教师这样做:让表征从 “任务” 变 “成长契机”


老师的支持是表征有价值的关键,做好这 3 步就够了:


1. 先搭好 “支持环境”:材料 + 时间要给足
  • 材料投放分层
    小班放蜡笔、手指颜料、录音笔;大班加卡纸、记号笔、数字贴纸。角色区可放 “菜单模板”,建构区备 “设计草图纸”。
  • 留足自主时间
    不强迫 “游戏后必须表征”,可在区域活动中随时进行。比如孩子在 “小餐厅” 游戏时,自然萌发做菜单的需求,再提供材料支持。

2. 倾听要 “走心”:不做 “流水账记录员”
  • 用开放式提问引导
    不说 “你画的是什么”,而问 “你画的这个圈圈代表什么呀?”“当时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
  • 记录抓重点
    不用逐字记,可记关键词 + 简单符号。比如孩子说 “小鸟飞走了,我有点难过”,可记 “鸟飞 +哭脸”。

3. 让表征 “活起来”:做好后续互动
  • 组织分享环节
    每天留 10 分钟,让孩子展示作品、讲背后的故事,同伴间能互相学习表征方式。
  • 链接后续活动
    从表征中找教育契机,比如孩子画 “鱼缸里的鱼少了”,可引导讨论 “鱼为什么会死”,开展养鱼探究活动。

就像一位老师发现,孩子在 “小餐厅” 做菜单后,还自发记录 “卖出的食物数量”,于是顺势引导学习简单计数 —— 这才是表征的真正价值:让孩子在表达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表征不是 “贴在墙上的作品”,而是孩子成长的 “看得见的痕迹”。当我们放下 “必须画出来、必须贴上墙” 的执念,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用多元方式接纳他们的表达,表征就会从应付检查的 “任务”,变成孩子愿意参与的 “自我对话”。

毕竟,教育的本质不是留下痕迹,而是读懂孩子。


  1.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2. 版权声明| 综合整编自网络 意在传播优秀的教育理念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喜欢就“设为星标”吧↓

  4.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5.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6.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并请推荐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学前云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
  7.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点分享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点收藏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点点赞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表征教研】表征作品贴满墙,到底为了啥?教师到底如何能做让儿童表征更有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