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托幼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幼儿园下沉服务范围,延伸至 0-3 岁婴幼儿保育照护领域。但 0-3 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照护核心需求,与 3-6 岁幼儿教育存在显著差异,这要求园长的巡班工作不能简单套用幼儿园模式,需在科学方法基础上,实现 “教育 + 照护” 双适配。
一、从 “问题式巡班” 到 “欣赏式巡班”:聚焦照护细节与教育亮点
欣赏式巡班的核心是发现价值,需结合托育班与幼儿园的不同场景精准发力。
-
幼儿园巡班:重点关注教学活动设计、幼儿互动质量、游戏化教育落地情况,对教师的课程创新、个别化指导等亮点及时肯定。 -
-
托育班巡班:聚焦婴幼儿生活照护细节,如喂养时的耐心引导、睡眠环境的细致调整、分离焦虑的温柔安抚等,同时关注感官游戏、依恋建立等照护中的教育渗透。 -
-
通用动作:采用 “3 优 1 缺” 反馈法,先公开肯定 3 个具体优点(如托育班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幼儿园教师的活动延伸设计),再私下提出 1 项针对性建议;通过工作群分享优秀案例、会议公开表扬,强化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二、从 “阐述式巡班” 到 “倾听式巡班”:读懂不同年龄段的服务痛点
倾听是巡班的核心能力,园长需放下 “管理者” 姿态,精准捕捉教师在不同场景下的真实需求。
-
幼儿园场景:倾听教师在课程实施、幼儿行为引导、家园沟通中的难点,如集体活动组织中的秩序维护、特殊需求幼儿的教育支持等。 -
-
托育班场景:重点倾听教师关于婴幼儿照护的特殊困惑,如喂养困难、睡眠节律调整、分离焦虑缓解、意外伤害预防等具体问题,共情教师照护工作的高强度与特殊性。 -
-
通用动作:利用巡班中的非正式沟通时机,在班级活动现场与教师轻松交流,避免 “单向说教”;从 “听见” 教师的表述,到 “听懂” 问题背后的根源,再到 “听出” 可优化的空间,实现有效对话。
三、从 “指导式巡班” 到 “研讨式巡班”:共建适配双年龄段的解决方案
巡班的终极目标是共同成长,园长需从 “发令者” 转变为 “合作研究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特点开展研讨。
-
幼儿园研讨方向:围绕课程目标落地、幼儿发展评估、家园共育策略等,与教师共同分析教学现象,引导其主动思考活动优化方案。 -
-
托育班研讨方向:聚焦 0-3 岁婴幼儿发展规律,如感官发展的照护支持、依恋关系的建立方法、一日生活流程的科学优化等,共同探讨照护中的教育融合路径。 -
-
通用动作:发起随机研讨,针对巡班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幼儿园的过渡环节衔接、托育班的照护分工),鼓励教师先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形成 “发现问题 — 共同探究 — 创新实践” 的闭环,让教师从 “被动执行” 变为 “主动思考”。 -
托幼园的巡班,既要有幼儿园教育的专业视角,也要有托育照护的细致维度。通过欣赏式发现价值、倾听式理解需求、研讨式解决问题,园长不仅能提升管理效能,更能搭建起 “教育 + 照护” 的沟通桥梁,让教师在适配不同年龄段需求的实践中快速成长,最终推动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附件:
托幼园巡班标准化记录 Checklist
END
【中国幼师】专注学前教师技能进阶与职业发展,助力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成为行业标杆!我们深耕教师技能提升与取证培训,以“专业·实用·前沿”为核心,打造系统化成长解决方案。从新手教师到行业引领者,我们陪你每一步成长!关注我们,让专业成为你的竞争力!
扫码即可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