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力是幼儿教师将 “实践经验” 转化为 “专业能力” 的关键能力。在保教工作中,教师每天都会经历课程实施、保育操作、家园沟通等场景,若仅 “做完了事” 而不复盘,易陷入 “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的困境。以下针对 “KISS 复盘法”“3R复盘法” 等十大复盘方法,结合幼儿教师工作实际,拆解每种方法的内涵、应用场景及实操策略,帮助教师通过科学复盘,优化保教行为、提升专业水平。
八、YWT 复盘法:从 “为什么 – 做什么 – 怎么做”,明确复盘方向
(一)方法内涵
YWT 复盘法是 “Why(为什么)、What(做什么)、How(怎么做)” 的缩写,核心是 “先明确‘为什么复盘’(目的),再确定‘复盘什么’(内容),最后规划‘怎么复盘’(方法)”,适合用于 “目标不明确、不知从何入手的复盘”(如 “新接手班级的初期复盘”“学期初保教计划制定前的复盘”),避免复盘 “无方向、无重点”。
(二)幼教场景应用策略
1.新接手班级初期复盘(如接手小班新班级 1 个月后):
oWhy(为什么复盘):明确复盘目的 ——“了解班级幼儿的整体情况(如生活习惯、兴趣特点、特殊需求),找出当前保教工作中的不足,为后续调整计划提供依据,帮助幼儿更快适应班级”;
oWhat(做什么):确定复盘内容 ——①“幼儿生活习惯:如自主进餐、如厕、午睡的完成情况,存在哪些普遍问题(如 10 名幼儿不会自主穿脱衣服)”;②“幼儿兴趣特点:如喜欢的活动类型(游戏、绘本、手工)、不感兴趣的内容(如长时间集体活动)”;③“保教工作不足:如‘幼儿分离焦虑缓解’‘班级常规建立’中遇到的困难(如 5 名幼儿分离焦虑持续时间超过 30 分钟)”;
oHow(怎么做):规划复盘方法 ——①“整理 1 个月的‘幼儿观察记录’‘保育工作台账’,统计生活习惯数据;②“通过‘班级活动照片、视频’分析幼儿兴趣偏好;③“与配班教师、保育员开‘小会’,共同梳理保教工作中的困难,每人提出 2-3 个问题与初步建议”。
2. 学期初保教计划制定前的复盘(如新学期开学前 1 周):
oWhy:“总结上学期保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明确新学期的重点方向(如‘提升幼儿自主能力’‘加强家园协同’),确保新学期计划更贴合实际需求”;
oWhat:“上学期成功经验(如‘用‘自主任务卡’提升幼儿整理能力,效果显著’)、失败教训(如‘家长沟通频率低,导致部分家长不了解班级活动’)、幼儿发展短板(如‘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仅 60% 能连贯讲述事件’)”;
oHow:“①‘查阅上学期的 KPT 复盘记录、PDCA 循环报告,提炼关键经验与问题;②‘分析上学期幼儿发展评估数据,找出能力短板;③‘邀请家长代表参加‘线上复盘会’,收集家长对新学期保教工作的建议’”。
(三)实践案例
某教师用 YWT 复盘法准备 “幼小衔接专题课程”:
·Why:“明确‘幼小衔接课程’的设计方向,避免课程‘脱离幼儿需求’,确保课程能帮助大班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如‘任务意识、时间管理能力提升’)”;
·What:“①‘上届大班幼儿幼小衔接中遇到的问题(如‘不会整理书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②‘小学教师反馈的‘新生常见适应困难’(如‘不适应 40 分钟课堂、不会自主安排课间时间’);③‘当前大班幼儿在‘任务意识、时间管理’方面的现状(如‘仅 50% 的幼儿能完成‘15 分钟内整理书包’任务’)”;
·How:“①‘与上届大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进行‘访谈’,记录关键信息;②‘对当前大班幼儿开展‘任务意识小测试’(如‘布置‘整理书包 + 准备文具’任务,记录完成情况’);③‘整理访谈与测试结果,梳理课程需重点解决的 3 个问题(‘整理能力、时间管理、课堂注意力’)’”。基于此次复盘,该教师设计的 “幼小衔接课程” 针对性更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适应问题减少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