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教师落实 “五个研究” 的实践指南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幼儿教育领域,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五个研究” 作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不仅明确了教师的工作方向,更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框架。只有将这五项研究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 “以幼儿为中心” 的教育目标,成为兼具爱心、专业性与创新性的优秀幼儿教师。

一、研究自己,做到知 “己”:筑牢专业成长的根基


研究自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幼儿教师每天与幼儿朝夕相处,自身的情绪、言行、专业素养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所谓 “知己”,不仅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更要清晰认知自身的专业短板与成长空间,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

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通过 “三重反思” 实现自我研究:一是日常教学反思,每天记录教学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比如 “今天组织绘本阅读时,因语速过快导致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并思考改进方法;二是情绪管理反思,幼儿的行为常具有不确定性,教师需反思自己面对幼儿哭闹、调皮时的情绪反应,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幼儿,通过深呼吸、短暂离开等方式调整状态;三是专业能力反思,定期梳理自己在绘画、音乐、手工等教学技能上的薄弱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观看优秀教学视频,或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逐步补齐能力短板。同时,教师还可通过 “同伴互评”“家长反馈” 等外部视角,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比如从家长口中了解 “幼儿回家后常模仿教师的鼓励话语”,以此确认自身积极言行对幼儿的正向影响,增强教育信心。

二、研究幼儿,做到知 “彼”:搭建个性化教育的桥梁


幼儿是教育的主体,“知彼” 意味着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兴趣爱好、性格差异以及家庭背景,从而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首先,教师要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学知识,明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语言、动作、社交等领域的发展目标。比如 3-4 岁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使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5-6 岁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萌芽,可适当增加启发式提问,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记录了解个体差异,比如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喜欢选择的活动类型(建构区、美工区、角色扮演区等),分析其兴趣点和能力优势;在集体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发言、互动情况,判断其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家园沟通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比如家长的教育理念、幼儿的生活习惯等,从而实现 “家园共育”,让教育更具连贯性。例如,得知某幼儿在家中喜欢玩拼图,教师可在班级建构区增加拼图材料,满足其兴趣需求,同时培养其专注力。

三、研究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手段: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幼儿教师要根据《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研究上,教师要做到 “生活化、游戏化”。幼儿的学习源于生活,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比如在 “认识水果” 的教学中,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种植园的水果、品尝不同水果,让幼儿在真实体验中学习知识;同时,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比如通过 “水果蹲” 的游戏帮助幼儿记忆水果名称,通过 “水果拼图” 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形式和手段研究上,教师要敢于尝试新方法、新工具。除了传统的集体教学、小组教学,还可开展项目式学习,比如围绕 “春天来了” 的主题,组织幼儿观察春天的植物、制作春天的手工作品、创编春天的儿歌,让幼儿在持续的探究中提升综合能力;此外,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动画、儿歌、纪录片)、数字化工具(互动白板、教育 APP),比如在 “认识动物” 的教学中,通过播放动物纪录片让幼儿直观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互动白板的 “拖拽” 功能让幼儿参与动物分类游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研究保教工作的方法:实现 “保” 与 “教” 的有机融合


幼儿教育的核心是 “保教结合”,“保” 即保育,关注幼儿的生活照料、健康安全;“教” 即教育,注重幼儿的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研究保教工作的方法,关键在于实现 “保” 与 “教” 的无缝衔接,让幼儿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保育工作方法研究上,教师要注重 “细节化、个性化”。比如在幼儿进餐环节,不仅要保证食物的营养均衡,还要关注幼儿的进食习惯,对挑食的幼儿采用 “趣味引导” 的方法,比如将蔬菜做成可爱的造型、讲述 “蔬菜宝宝的故事”;在午睡环节,根据幼儿的体质差异调整被子厚度,对入睡困难的幼儿采用轻拍、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其入睡。在教育与保育融合方法研究上,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渗透教育。比如在洗手环节,通过儿歌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培养其卫生习惯;在整理玩具环节,引导幼儿分类摆放玩具,培养其秩序感和责任感;在户外活动环节,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尝试跑、跳、攀爬等动作,锻炼其身体素质,同时通过 “小组接力赛” 等游戏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建立科学的保教工作流程,比如制定 “幼儿一日生活时间表”,合理安排进餐、午睡、教学、游戏等环节,确保保教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研究幼儿园家长工作:构建家园共育的合力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研究幼儿园家长工作,就是要探索有效的家园沟通与合作方式,让家长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形成家园共育的强大合力。

首先,教师要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还可利用微信群、QQ 群及时分享幼儿在园的照片、视频(如幼儿的手工作品、游戏瞬间),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定期开展 “家长开放日” 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察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教师的工作,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信任。其次,教师要提供个性化的家长指导。针对不同家长的教育困惑,比如 “幼儿挑食怎么办”“幼儿不爱说话怎么引导”,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对于特殊家庭的幼儿(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为幼儿营造温暖的成长环境。此外,教师还可组织亲子活动,如 “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日”,让家长和幼儿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同时加深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理解,推动家园共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
精彩回放
★★★★★★★★★

1.欢迎关注莫源秋教授22个完整系列专题讲座视频
2.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第一个线上讲座: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两个最重要原则

3.视频 || 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
4.莫源秋老师的19本学前教育专业畅销书


★★★★★★★★★★★★★★★

莫源秋教授签名8折售书消息

★★★★★★★★★★★★★★★★

      8折后各书的价格为:



1.《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22元/本)(2012年出版,已重印4次)
2.《幼儿教师实用教学技能》(24元/本)(2012年出版,已重印11次)
3.《打造幼儿园魅力班级的64策略》[25元/本] (2014年出版,已重印5次)
4.《幼儿常规教育指导手册》[28元/本] (2013年出版,已重印4次)
5.《幼儿园家长工作技能与艺术》[36元/本] (2015年出版)
6.《幼儿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30元/本] (2015年出版)
7.《幼儿教师须掌握教育技巧》[28元](2016年出版)
8.《幼儿教育中的心理效应》[25元/本] (2017年1月出版)
9.《幼儿情绪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给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建议》[38元/本] (2018年3月出版)
10.《幼儿行为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给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建议》[38元/本] (2019年3月出版)
11.《做个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第二版)》[38元/本](2019年出版)
12.《做个机智的幼儿教师:巧答家长168问》[46元/本](2021年出版)
13.《做个高情商的幼儿教师》[42元/本](2021年出版)
14.《幼儿园班级管理68问》[40元/本](2022年出版)
15.《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实践指导手册》[46元/本](2022年出版)
16.《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与方法》[46元/本](2022年出版)
17.《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与实践)》[38元/本](2020年出版)
18.《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与方法》[42元/本](2024年出版)
8折后18本书的总价格为634元,有我的亲笔签名。可通过微信moyuanqiu2288转账。
转账后请务必写明收书人姓名、联系电话、收货详细地址及所购买的图书书名与册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教师落实 “五个研究” 的实践指南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