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还不善于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幼儿来说,绘画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刚入园的两三岁儿,观察力较差,手部小肌肉及功能尚未完善,动作不协调,绘画时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三岁后幼儿绘画具进入形象期,即已有初步的图画构思,能按物体使用、区分颜色,但还需经历勾画轮廓和涂满色的过程。
因此,如何使小班幼儿从信手涂鸦逐渐过渡到有意作画,是本学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们先后开展了《好玩的颜色》、《多变的线条》、《三角形变变变》、《圆形变变变》四个主题特色活动。涂色线条三角形圆形,逐步加深难度,系统地提升幼儿绘画水平。到学期末时,幼儿的绘画水平大大提高,现将本学期特色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做如下的总结:
初期,我们让幼儿先尝试画一些简单的点和线条(包括横线、竖线、斜线、曲线等);然后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慢慢发展到画简单、大块的图形(包括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玩色活动时,只让幼儿用手指按点子;一起创作了小房子、小松树、小鱼、小雪人、小灯笼……
一、营造宽松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
如:幼儿学习画圆时,对“画弧线”和“封口”这样的技能特征不能真正理解,于是我们创设了“小点点找妈妈”的情境:“点点转着圈圈找妈妈,找到妈妈亲亲她。”利用情境性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
又如:画圆时,我们在班上摆放了各种圆形物品,让幼儿边找边画,由于活动气氛宽松,形式灵活,激发了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热情。
再如:当幼儿不小心毁坏绘画工具或其他作品时,老师及时给予理解、安慰和解决,不让幼儿有任何心理负担,以免降低绘画的热情。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1、看看、做做、玩玩
(1)组织幼儿观看幼儿园墙壁上的老师的大幅绘画作品,欣赏中大班哥哥姐姐的美术作品,看看他们画画的情景和内容,让幼儿相信自己也能画。
(2)对幼儿的绘画内容、题材、形式、技巧等不提过高要求,以轻松愉快的情绪鼓励幼儿放心大胆地用笔、涂抹,练习手指、手腕动作。
(3)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采用游戏的方式,如给打印作品添画、几何涂色等,使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画出线条。
2、情景化引导
根据幼儿易将美感与情绪体验相联系,喜欢以动作、语言、表情等直观行为表达感情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情景绘画。
如:《苹果树》、《造房子》、《小兔吃的饱饱》、《吹泡泡》等,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情景中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和图形。操作时,每个幼儿都画得很投入,使呆板的课堂变成尽情发挥的想象天地,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3、实物观察结合操作
常规的教学方法由老师示范、幼儿仿画,但有的幼儿就是不动手。小班幼儿画的小草,往往是草尖笨拙,笔划单调的,于是我每个幼儿发一两根实物小草,指导幼儿边观察边用笔将描绘。同样地,先让幼儿玩吹泡泡游戏,一起观察泡泡的形态和颜色,再让幼儿画出的泡泡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五彩缤纷。
4、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
让幼儿用手指或手掌直接蘸无毒颜料,在纸上印出不同色彩的指纹或掌印;也教幼儿将颜色滴在纸上,用嘴或小管吹出各种自然的纹理;还教幼儿使用棉签进行简单的涂染。
三、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和画简单图形的技能
1、色彩的训练
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但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涂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几种颜色,学习辩别相近的色彩,练习在轮廓内涂色。
2、线、形体的训练
结合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事物选择外形概括或点、线的物体为内容。
如:点画“飘落的雪花”,用直线画绿绿的小草、用横竖线画“好玩的梯子”;画斜线时引导幼儿想象滑梯、山坡;为了使幼儿较好地掌握圆的画法,先徒手做悬空练习,再进入用笔画阶段。
四、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
1、教会了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和用笔姿势,手眼保持一定的距离,握笔自然。
2、教会了幼儿认识和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培养了幼儿绘画时的良好习惯。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追求成功
小班幼儿常感到美术活动新奇有致,我们不以成人的心态去评判幼儿的作品,而是看否体现了想象和创造。将幼儿的作品,或是放在固定位置展示,或是布置班级环境,让幼儿互相学习交流和促进。
绘画特色活动已经开展了一个学期,从最初的不敢动笔到现在能画出一幅像样的作品,孩子们已经能够开心地参与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将颜色均匀得涂在指定的地方,独立地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下学期,我们还将继续绘画特色活动的研究,相信孩子们的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