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化形象?
女人就是感情用事。女人就是爱买东西。女人就是善变。
真的吗?每一个女人都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可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话呢?
这就是人的固化思维在起作用。
人倾向把人与物分成各种类型,并且给各类进行定性。比如你会听到外国人说中国人的数学很好,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是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样。固化思维使得我们的判断先入为主,不再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进行具体的客观分析,形成相对合理全面的观点。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不再受大人们的先入为主,改变固化思维。
一定每次都是王子救公主吗?
性别是先天赋予的,也是后天文化塑造的。在“文化不利”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帮助男孩女孩从小扭转习以为常的性别观。
故事中公主和王子一开始就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是火龙却把王子掠走了,还把城堡烧得一干二净。公主只好穿上一个纸袋,然后勇敢地追赶火龙,要救出王子。公主用自己的机智打败了火龙。谁知王子却嫌公主衣衫褴褛,公主气坏了,骂王子是一个没用的家伙,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颠覆了以往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形象。首先,公主表现得更加有智慧和力量,传统童话中都是公主等着王子的拯救,而这个童话却把两个角色彻底做了调换。其次,公主表现得更有主见,当王子责怪公主时,公主马上还以颜色,毫不犹豫地弃他而去。
狼一定是强者,猪一定是弱者吗?
作为一本经典的“颠覆类绘本”,
《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的原型是《三只小猪》,
但角色刚好互换:狼成了弱者,猪成了强者,
更带上了工业社会的元素:
小狼们盖房子,一开始盖的就是砖房子,
然后是水泥房子、钢丝铁链环绕的房子……
然而,正如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些房子又怎么能抵得住大坏猪的铁锤、电钻,甚至炸药呢?
筋疲力尽的三只小狼最后无奈盖了一间花房子,
这弱不禁风的花房子,能经得住大坏猪的一吹吗?……
作为家长,
是否担心孩子被熊孩子欺负?
是否出门前就告诫不要和某个熊孩子玩?
作为老师,
是否担心孩子们起冲突?
是否曾告诉同学远离某位熊孩子?
……
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钢筋水泥,甚至铁丝网,
能否保护我们,以及孩子?
希腊国宝级作家尤金,携手两度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得主海伦,
给了大人们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温柔的,似有似无的花香,
却改变了一头大坏猪——
你是否相信这样的颠覆童话呢?
大野狼也有棒棒哒的时候!
最聪明的大野狼
我是最厉害的大野狼
如同在《小红帽》《狼来了》《东郭先生》中一样,所有的狼都是凶恶的象征,就像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因为“听话”是违背孩子的意愿的,听话就是不许做这个不许干那个,所以大人们要用大灰狼来吓唬孩子,让他们噤若寒蝉,默默接受故事的唯一结尾。
马里奥•哈默斯的“大野狼”系列横空出世之前,“狼”曾在无数的童话故事中一遍遍地扮演着十恶不赦的角色,成了凶残狡诈的代名词。不知道读惯了小红帽童话的孩子们,是否还有能力去想象,在大野狼自己的故事里,他会遭遇怎样别致有趣的情节?
Goldy Luck and three Pandas
这是中国春节版本的《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格林童话里的《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这里金发姑娘换成了一个叫做Goldy Luck的中国小姑娘,三只熊变成了三只熊猫。
一年春节,妈妈让Goldy Luck给邻居一家送萝卜糕,Goldy Luck到邻居家发现没有人在家,她先不小心弄撒了萝卜糕,吃光了小熊猫的粥,坐坏了小熊猫的椅子,还在小熊猫的床上睡了一觉!熊猫一家回到家发现家里被弄的一团乱,还有一个小姑娘睡在床上。Goldy 被吓醒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了家。她回家后后悔自己做的错事,终于又鼓足勇气回到邻居熊猫家承认了错误,帮助熊猫一家收拾屋子,还一起重新做了萝卜糕!
一本西方的英文绘本,渗透着浓浓的东方文化:以中国小姑娘和中国特有的熊猫为主角,在故事中也有很多的中国元素,包括春节的故事背景,这样的多元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教室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