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8日左右为立冬,习惯上把立冬这个节气作为冬季的开始。1895年11月8日,正值立冬,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因此荣获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00多年来,凡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都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人,他们的成果对人类具有伟大的意义。创新的“灵感”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在头脑中自生。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努力读书研究和困惑,才可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遇和幸运。创新的过程是学习和思索。智慧之门,要用思索的钥匙去打开。积累的材料只有加以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才能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和独特性的产品。如果只收集,不思索,只能成为一个材料保管员。
教师读书到了创新层次才算真正读出了味道。创新从来不是无中生有,破字当头最为容易,可是旧事物破了,新事物并不一定就立起来,哪有“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好事?茅以升能背一百多位圆周率,茅盾能背全本红楼梦,张恨水能背四书五经。有的教师认为没时间也没必要读书,缺乏扎实功底,就更不会有杰出创作。古人有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描写了竹子、河水、桂花、月亮等四个物体,却并非名句,因为整个画面还稍显凌乱。话说宋朝之林逮先生字和靖的,隐居于杭州孤山,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林逮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这位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与梅花一样清。然而,林逮林和靖只是将这句子改动了两个字,使得每个字都指向了梅花,遂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胡适有一句名言: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其实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
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点。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还是要读书,然后才是模仿和创新。读书的幼教工作者完全有能力创新!例如:北京2009年开始有了小学生涯教育的研究和推广,我们知道美国日本幼儿园有生涯教育,中国没有,是否能借鉴别国经验在中国幼儿园也开展呢?这是一个创新课题。又如:《小板凳》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三种精神:
——求异精神。即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在无路处走路。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冒险精神。探索未知领域,充满了迷茫和凶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成为探索者。只有超越过去,才能创新未来。
——献身精神。诺贝尔试验炸药,失败了多次,包括他弟弟在内的5个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他百折不挠,终于实验成功了炸药。创新者的实践表明,创新付出的不仅是心血、智慧和汗水,有时是生命的代价。
创新的起点是不满。不满足现状,不被已经取得的成绩所陶醉,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例如笔的发展:从人类知道用记号或书画方法历来发表他的思想起,使用过了种种的笔。虽然第一支笔未必叫笔。最早,人是在石板、龟甲或竹片上书画的。因此他的笔必定用金属之类制作,所以我国古时有“刀笔”之称。后来,削尖的骨头、芦苇、毛笔、钢笔、铅笔相继登场,到现在乃有各种电脑输入法代笔,本书就是在电脑上写的。人类对笔的创新还会继续,可能会发明一种笔,把人正在思索的东西直接自动写出来。所以,我们对现实想有所改变,才有创新的动力。
创新的基础是积累。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准备,创新是积累的结果。创新的“灵感”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在头脑中自生。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努力和困惑,才可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遇和幸运。一篇给人启发的文章,一次饶有兴趣的活动,一场激烈交锋的讨论,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都可能成为“灵感”的催生婆。蜜蜂积累花粉,酿造花蜜。如果没有花粉,它就“难为无米之炊”。人的读书学习就是积累,不学而创,如沙滩上盖高楼,就难了。
创新的过程是思索。智慧之门,要用思索的钥匙去打开。积累的材料只有加以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才能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和独特性的产品。如果只收集,不思索,只能成为一个材料保管员。哈雷发现哈雷彗星的周期就是在别人和自己观察到的丰富的天文材料的基础上研究的结果。
创新的条件是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创新就不能无视已有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而且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借鉴,有所突破。借鉴不是照搬,齐白石说:“似我者死,学我者生。”就是这个意思。玻尔从中国古代太极图的阴阳互补中借鉴思路,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
古人说:“奇过则凡。”意思是,太过奇异的东西反而成了平凡之物。有些脱离实际的怪异想法并不能算是创造。例如,有人发明了方形西瓜,这是创新。由于便于运输,受到了市场欢迎。就有人依此制造了方形月饼,别具一格,然而没有销路,失败了。因为月饼是在全家团圆的中秋节食用的,取团圆之意,做成方的就没有什么人去买了。又如,在某电视连续剧中,宋代的人竟然唱起了汤显祖的曲子,让人感到十分虚假,这只能算是败笔,不是创新。
如果你向东我就一定向西,你赶鸭子我就撵鸡,一味地剑走偏锋,这不仅不是创新,而且肯定会失败,会在生活中吃亏。不可否认,一个人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往往更容易成功。但是,前提是必须有量的积累,否则何谈质的飞跃?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虽说是灵感的源泉,但若不受训练,也有可能酿成危险;教师如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其基础是知识,而且还必须用批评和判断来加以平衡。被理性遗弃的想象力只能产生令人厌恶的无用思想。只有与理性相结合,想象力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洞见和艺术构思之母,成为美的源头。而这一切的基础,还是读书。
教师创新,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要有意识和决心。我们不愿意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在教育领域总是想有所发明,有所进步。不要怕别人议论,可能会有人讽刺我们标新立异。燕雀不知鸿鹄之志,那是可以原谅的,可以宽容的。这个世界上永远少不了燕雀,他们自是一道风景。但是燕雀们鼓噪着说鸿鹄虚伪,打算把世界燕雀化,对此教育者就不能沉默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幼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没几年,这个世界是不能没有鸿鹄的。
杨忠,男
全国优秀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康教育研究中心1987年开始进行心理康教育研究;
现任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顾问
全国十佳中小学心理康教育支持专家
发表“北京中小学心理康教育的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等论文数十篇;
有专著《家庭心理康教育》(开明出版社2012年)等十余部;
参与多项教学、心育、家庭教育、生涯教育、公民教育课题研究。
被北京市妇联评为首都家庭教育三十年公益奉献人物;
获全球华人正向心理学会、中国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论坛颁发的“优秀社会贡献奖”;
获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与北京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特别贡献奖。
连载杨忠老师的著作
我们期待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推广属于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
更期待幼儿教师群体
不断学习、钻研
做有思想、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