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 双生) 才出 幼儿园 ,还没跨入小学,6岁 孩子 本该享受一个快乐的暑假。然而不少 孩子 酷暑下却提前背上书包,跨进各种名目的补习班,甚至是“朝九晚五”天天上课,提前突击小学课程。
三伏天6岁 孩子 赶早补课
昨天上午8点,某培训中心“幼小衔接班”门口,已有家长送 孩子 前来。
这些 孩子 年龄都在6岁左右,9月即将跨入小学。而“幼小衔接班”课程安排是从早9点一直上到下午5点半。
在该中心门口,一位前来报名的母亲显得很着急,因为市内好几个口碑不错的“幼小衔接班”早在 幼儿园 放假前就满员了,她跑了好几处都没能报上名。“我在好几个培训点都留了电话,不过希望也不大,在我前面留电话的家长都排队了。”她皱着眉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开办“幼小衔接班”的培训机构不少。课程通常为1至2个月,每天按“朝九晚五”的时间表上课。
数学识字英语一个不能少
在龙江某培训机构报名的另一位家长说:“我就是让 孩子 来学些拼音、识字和数学的。”
记者在几张招生简章上看到,数学、拼音、识字、书写训练、英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但课程介绍写得多较抽象,如听知觉宽度训练、视知觉记忆训练、手脑协调开发等,很难明白这些训练究竟是什么形式、实际效果又如何。
一家位于后标营附近的培训机构,将教学地点设在某小学校园内,让6岁 孩子 像小学生一样从早到晚坐在教室里上课,中午不回家的 孩子 让其在铺有席子的课桌上午睡。南师大附近一所培训机构,则把 孩子 带到郊区某民办学校内进行短期封闭式寄宿训练,一天上6节课,学习拼音、数学、汉字等,就连吃饭时间也要严格限定。培训中心负责人说,培训初期,每节课只有10至15分钟,随后会逐渐延长,最终40分钟一节课。课堂上会按照小学生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 孩子 ,如上课时不许玩小动作、说话,不许顶嘴等,这就是注意力和学习规则的训练。
提前恶补容易导致厌学
“我不想让 孩子 一入学就跟不上,不想让 孩子 在老师批评下学习,不想他的人生起步就不如别人!”网友“金�}金”的观点,可能代表了不少让 孩子 参加“幼小衔接班”的家长心态。
对此不少小学老师却不赞成 孩子 才出 幼儿园 就冒着酷暑,“朝九晚五”提前突击学习一年级课程。游府西街小学科研室宋菲老师说,有些 孩子 上小学后,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都学过了,真正上课时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当进入新的学习知识阶段时,会因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而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等问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市教育局初教处副处长杨林国也表示,教育部门不主张 孩子 提前进行这类高强度的专门补课,其实,补课形式可以多样化,特别是刚刚出 幼儿园 的 孩子 ,家长不该抱着盲从心态,去给 孩子 加重学业负担,特别是酷暑下补课,对 孩子 身心发展都不利,如果一味强求,会适得其反,容易让 孩子 还没入学就先厌学。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