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组织召开《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题研讨会,征求专家、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顺德区政府利用“大部制”改革后的优势,创新性地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相结合。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个区级行政单位制定该类规划。
住房保障和公共交通水平较低
记者了解到,顺德自1992年实行综合体制改革以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八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由2001年的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2亿元,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14%,占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由26.6%提高到29.2%。2010年人均财政投入1500元,是广东省的1.7倍,佛山市的1.5倍。
目前,顺德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公共教育和医疗保障90%的指标已经达到广东省和佛山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20年的指标要求。与省内的广州、佛山,国内的苏州、宁波等人均GDP水平相近的城市进行核心指标的比较,顺德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4个专项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住房保障和公共交通两个专项发展较弱,仍低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平均水平。
同时,顺德“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也使得目前的基本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街镇、村居的供给。而大量外来人口带来的需求,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城乡不均、街镇不等、本外不均、供需不均等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区政府从全区层面统筹规划,解决市民的切实需求。
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全过程
自今年4月佛山市编制了首个市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之后,顺德区也于昨日对外公布了全国首个区级同类规划。
在昨日的专题研讨会上,编制单位向公共服务领域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镇街代表汇报了《规划》中期成果。据介绍,《规划》涉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两大类,其中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而基本保障类则包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
“顺德的这个规划打破了各部门的行政管理局限,落实到了具体的空间坐标上,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顺德区委常委、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局长杜镜初说。其中,由顺德区首创的均等化规划和具体设施空间布局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该规划更具可行性,更符合区级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
据介绍,《规划》的编制历经一年,编制单位针对10个相关部门进行两轮了访谈和征求意见、两次现场踏勘10个街镇、发放5000份问卷调查……做到了真正的全民参与,《规划》正式成型后还将上网公示,继续征求公众意见。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