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活动目标: 1、按要求找出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多条不同的路线。 2、初步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规律,按规律寻找路线。 活动准备: 1、〈热闹小镇〉大游戏图、教师用白板笔、抹布2、教师自制的〈 …,
活动目标:
1、按要求找出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多条不同的路线。
2、初步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规律,按规律寻找路线。
活动准备:
1、〈热闹小镇〉大游戏图、教师用白板笔、抹布2、教师自制的〈上学去〉图一和图二、字卡”起点、终点”3、《上学去》幼儿操作图3张,彩笔,抹布若干活动流程:
游戏――讲解玩法――幼儿操作――互相检查和欣赏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课题,为幼儿的实际操作做好铺垫。
游戏1:小蝌蚪找妈妈玩法:假设小蝌蚪的妈妈在幼儿园的中心点(大圆盘位置),请小朋友扮演小蝌蚪找妈妈。
要求:每组四人走的路线不能相同,不能走重复路线。
(此活动环节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实地体验了从起点到终点的不同路线。作为引入环节,此活动可以在课前完成,老师的指令要清晰简单明了,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寻找路线的”不同”)游戏2:小精灵到小镇教师:在〈热闹小镇〉大图的左下角,贴上小精灵图片和字卡”起点”在理发店贴上字卡”终点”,请小朋友帮小精灵一个忙,他该怎样从起点到终点的理发店?
幼儿:手执白板笔直接在大图上画出路线,并大声说自己画的路线经过了哪些建筑物。
教师:刚才两位幼儿为小精灵找的路线不一样,佳佳小朋友画的路线是出门后往下走,经过了建筑工地、消防队、儿童乐园后到达理发店。而明明小朋友画的路线是出门后往上走,经过了服装店、书店、动物园后到达理发店。从起点出发,往上、往下走有不同的路线。
(此活动环节是让孩子在老师自制的大图上画不同的路线。老师的小结很关键,老师引导孩子总结提升出找不同路线时,可以让孩子从起点的上、下、左、右进行思考和尝试,这个游戏为孩子下一步的活动起了很好的铺垫,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二、教师出示自制的教师自制的〈上学去〉图一和图二,简单讲解玩法后,幼儿操作。
1、教师:小精灵搬家了,他搬到脚丫路上了,他每天要上学,从家(起点)到学校(终点),要经过4条街道,1个脚丫就是1条街道,他要经过4个脚丫,请小朋友帮他找找上学路线,用彩笔画出来。
2、幼儿操作。
3、教师:小精灵又搬家了,他搬到铅笔路上了,他每天要上学,从家(起点)到学校(终点),要经过4(或5、6)条街道,1支铅笔就是1条街道,他要经过4(5、6)支铅笔,小朋友帮他找找上学路线,用彩笔画出来。
4、幼儿操作游戏图,分别画出”从家到学校”经过4支、5支、6支铅笔的不同路线。
要求:每幅小图画一条路线,每幅小图上的路线都要不同。
(此环节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教师要鼓励幼儿按要求尽可能多地找出两点之间的不同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三、幼儿先自检,再互相检查,欣赏同伴的作品。
(此环节教师要提醒幼儿检查路线是否都经过了4条(5条、6条)街道(脚印、铅笔),是否有重复路线。)四、结束部分。
教师:和小精灵一样,小朋友从家到幼儿园也有不同的路线,今天请小朋友回家走一条与以前不同的路,比较一下哪条路近一些。
(此环节将孩子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去找家与幼儿园之间的不同路线,比较哪条路线更近,更便捷。)教学延伸活动:此活动后,孩子们对路线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也非常喜欢画路线图,老师在区域里投放了一些迷宫图供幼儿练习,让幼儿学会找不同路线,让孩子尽可能地去尝试不同的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活动评析:
一、通盘考虑,灵活授课。
这个活动没有按照教案的安排进行,是老师在对整个单元活动做了通盘考虑后,灵活设计的一节课,效果很好。在刚刚接触思维游戏时,老师们十分严谨地按照教案开展教学,生怕上少一个活动就无法完成目标。经过实践和思考后我们发现,教师对组织形式的把握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渐渐地,我们将两个活动合并在一起上,发现孩子更喜欢这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而我们则换来了更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复习和个别辅导。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我们习惯在课前将整个单元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材料通盘考虑,然后制定一套特有的教学计划。活动形式也更多地转变成为区域活动和餐后活动等,这些都体现着思维课程的班级特色。而这种灵活性,是对老师一个更高的挑战,要求老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个单元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等。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化的教学。
幼儿的心理活动的情绪性极大,认知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所左右,而不受理智支配。活动设计有静有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幼儿,孩子们很感兴趣。通过两个游戏活动,孩子们对”不同路线”有了深刻理解,并知道从起点的各个方位去寻找路线。
三、根据活动需要,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具,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