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最美四月天
我是一个喜欢“耕种”的人。对于一个耕种者来说,四月是最美的天气,我们种下希望,等待收获……
在自家园子里播种
农家小院的播种已经完成。今年,园子里种下了十二种蔬菜。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今天
四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去春游。这是每年都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仪式——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和春天告别。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在心里播种一颗种子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昨天,召开了全园总结会,总结四月工作,大家都心意满满。我带领大家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属于自己的种子,开始了对五月的期盼。这里有“善良”的种子、“能量”的种子,“期盼”的种子,“思考”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是那样美好!
和一个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孩子聊天,听他讲他的担心,陪他走遍幼儿园的每个地方,做他想做的事情,种下一颗“积极乐观”的种子。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在文字里耕耘
每天记录与完成发生在花草幼儿园的各种故事。有花草幼儿园孩子们的故事,也有花草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学习和游戏过程的还原与记录。非常幸运的是,树屋也能成为我的工作地点。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在课程里精耕
微信群里,和老师们讨论五月活动的课程实施方案。五月,我们将采用“PBL”项目学习的方式和家长一起完成项目教学。这对于我们来讲,又是一次新的尝试。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在梦想中耕作
孩子们心心念念的树屋终于落成了,圆了孩子们的梦想,也圆了我们的梦想。从讨论到实施落成,时间很短。我想说,作为一个有信仰的幼儿园,一切皆有可能!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树屋落成
所有童心未泯的人,都是这里的主人。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期待一切未知
4月,幼儿园足球队正式命名“野蜂足球队”,为五月即将拉开的”2016北京幼儿五人制足球邀请赛“备战。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两只熊猫兔落户幼儿园,它们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花花和草草。如今另一个小兔子宝贝也落户幼儿园,它的名字叫花草。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4月15日,幼儿园“播种日”,“一米菜园计划”正式实施启动,短短的几天,孩子们种下的种子就发出了新绿。好期待果实累累的那一天……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7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8张图片
在友情中收获
4月22日,中央教科所的刘占兰老师和高丙成老师带领三位访学的幼儿园园长来到我们幼儿园。刘占兰老师是我的师姐,他们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多肯定与信心。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29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0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1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2张图片

美好的四月即将落幕,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就是分享和周菁老师谈话的最后部分。

Huhua-Edu-Workshop
从文化
差异看课程建设
“生活化课程”与
“学习故事”的不同视角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3张图片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阅读前两期谈话内容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4张图片

             我们是同行者(一)

             同行者(二)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本期讨论中的一些思考:
儿童的学习愿望与需求怎样纳入到课程中去?

教师如何呼应儿童,恰当的时间与节点在哪里?

儿童的集体学习中,有相互影响与带动吗?

双线索的课程是否存在?

教育中的平衡是指什么?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1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2张图片

教师的回应与支持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7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8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39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0张图片
周菁
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孩子现在在户外玩的时候有了一个想法,他们想要量大树,有这个可能吗?我觉得,您说的这些教师发起的活动都特别好。中国文化里面的线索渗透到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当中,我特别赞同,而且您选择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那现在老师每一天面对的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就是这些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孩子们,他们自己每天的需求是怎样纳入这个课程框架里面去,被发现和回应?这是我的疑问。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1张图片
胡华
教师会把自己的经验,关于儿童学习的经验不断纳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这学期,我们在探索小组教学,老师们有一天问了我一个问题,有的孩子哪一个小组都不进入,怎么办呢?也有的孩子对阅读特别感兴趣,天天都进入小组学习。我们通过对孩子们的了解,发现孩子对阅读的喜欢至少有几个要素,故事本身,当天的心情、同伴影响、还有就是成人的陪伴。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不同,允许每一个孩子按自己的方式与节奏学习。

拿丈量大树来讲,他们量的时候有各种方法,比如说环抱起来量,用胳膊或者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但是他们还达不到准确描述它。只是说有三个胳膊长,十五个笔长等等。在这样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最终要给他一个方式来确定。这些是多少呢?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呢?最后,我们会教给他们使用尺子,这是人类的发明,最终还可以把这些大树的粗细做出比较。如果说他们自己的学习是自发的,自我探索的,就过程而言是有意义的,而学习的结果,我们依旧会引导他们关注到人类约定俗成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上。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0张图片
周菁
我们说的是一样的,老师肯定是需要支持的,但新西兰的老师可能时间节点不一样,他们做的是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等到计划安排什么时候教你量或者是给你提供材料才可以,这可能是他们思维模式上的不同。比如说看到孩子自发的活动是什么,现在很感兴趣的是什么,老师就可能会讨论如何尽早及时的去回应他们。就可能会跟他们一起讨论,先听他们的声音,然后再思考提供皮尺、提供一些材料,也就是及时的注意识别和回应。

我最希望得到的状态就是老师有能力越来越及时的回应孩子当时、当下的学习需求,而且不是一个孩子,是不同孩子的学习的需求,这其实也是很多老师觉得难的地方。但是,我感觉就是这可能是一个好老师需要的直觉。当你比较快的读懂孩子心里的想法,他的需求,他在做的时候可能需要的从知识建构也好,情感呼应也好,认同也好,给他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加深或拓展学习的宽度和广度也好,这可能是一个有能力的老师需要做的事,我认为,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越来越快的能够及时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新西兰的课程评价手册里面也曾经说到了,希望老师不断通过注意识别回应缩短回应的时间,能够及时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他开始要学习的时候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支持他了,而不是等到计划到什么时候开始我才去教他,才给他提供这样的材料。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3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1张图片
胡华
我理解的回应可以是回应他的情感,认同他的认知方式,但是我们老师的回应通常是这样,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孩子今天都对这个大树感兴趣的,这个孩子他感兴趣,可先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探索,有的孩子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他拿来他的笔,他说有多少个笔长,结果发现那个数很难准确,但是老师会鼓励接纳他的办法。
 
我感觉,其实机构里的儿童的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在一个氛围里,在一个集体中,大家是有相互学习与支持的,也会有相互的影响,这样也会有带动,会带动很多的孩子去探索。
 
所以,我理解的回应不是说马上就把正确的方法告诉他,而是说我们可能给他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中又会生发很多学习的要素,他可能又找到了对树的了解的更多方式。他会查资料,我们有这样的孩子,他会查百科全书,看了很多东西,等到他最后再学习的时候,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觉得人是需要这个感觉的。这个探索的时间可能会延续的很长,教师可以先回应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但是结论的东西往往并不着急。内心有动力、有种子,可以内心带着动力去寻找,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非常美好的。

我甚至很反对教师当儿童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马上就带给他答案。就是我们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探寻一个问题,水到渠成。这是道教文化带给我的影响。我要求教师上善若水,要像水一样流动,你有能力去推进它。
 
我们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感,所以我们的课程里面还有一个关键词叫“预约惊喜”,就是会告诉孩子们,有一些非常惊喜的时刻在等着我们,让他们对学习充满期盼。
 
呵呵,不知道这是不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呢?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5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6张图片

文化影响下的不同课程形态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7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8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9张图片


胡华
在我们的课程里,老师都会使用这样的方式。老师会告诉他,我们在什么时候的学习中要学会探索与等待,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来探索,当他的探索和老师的分享碰撞的时候,老师也会发现,孩子的学习状态对老师也有很大激发性,这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说,当我们做一个主题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在积极准备着。那时候的学习会变成一个多角度,多维度,非常宽广、甚至无法预知结果的学习过程,因为,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内在的智慧与力量。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0张图片
对,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东方和西方的观念差异。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其实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只是可能我们彼此的了解还不是很深。比如说就像回应也是一样的,回应包括及时的回应,包括延迟的回应,长期和短期的回应在这个过程里面。这个回应里面也包括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回应里面可以通过策略、对话、方式、包括整合经验,其实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这就是给他机会整合经验的过程。回应也包括给他提供丰富学习的机会,给他提供丰富信息,因为有一个螺旋上升式的学习理论里面就是从经验出发,老师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回应还包括给他整合经验,丰富的一个过程。也包括给他提供一定的支架在需要的时候,也包括给他庆祝自己学习的过程,如何回应呢,回应哪一方面,在什么阶段回应这是老师需要把握和拿捏的,同时也是基于对孩子的观察。

还有一个是老师跟孩子之间的“预约惊喜”。可能在新西兰,更多的西方老师发现孩子本身制造惊喜,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他的兴趣点,在孩子制造的惊喜的基础上支持他的学习,提供他所想要的环境和所需要的支持给孩子主动探究的机会和可能。有一些主题,有一些内容是可以延伸,无限延伸的,只要他的兴趣在,但是有的时候它又是断点式的延伸,不是每一天都这样,而是水到渠成的。

周菁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1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6张图片

课程实施中一直存在的“双线索”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3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4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5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1张图片
胡华
我们讨论到这儿,我突然想到,我们的课程是双线索,是两条线索并行的方式。我依然觉得我们相同的地方很多,但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就是过去讲的“双主体论”吧。

成人的知识经验结构在儿童发展中,贡献在哪里?除了呼应、支持、帮助、理解,他也有权力和义务把我们人类的文化用最恰当的方式呈现与教授给儿童。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40张图片
周菁
我觉得您说得很对,其实一直永远都是双线索。为什么呢?因为在幼儿园里面,一日生活,再怎么说,孩子再主体,也是教师主导。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部分的时间一日生活大部分是老师安排好的,这没有话说,永远都是双线索。
 
我想说的是,教师有权力也需要发起活动,只是可能在新西兰的课程里面,并没有那么强化的把教师发起和主导的学习这一条线索很清晰的固定下来,整理出来,但是课程里一定会包括四季季节的感知,文化里面传承的东西等,这一些都是有的,也就是说教师主导的学习可能更多是在孩子与自己的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外部世界间建立联结。目前在呈现方式上,学习故事更多呈现了儿童主导的这一根线索,老师主导这个线索可能没有很清晰的呈现,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您现在描述的课程里面可能更多呈现是老师这一根线索,儿童的线索没有那么明显的那么有血有肉。对当下兴趣的回应这一条线索没有呈现出来。我想,你们其实一直在做,但中间怎么能够协调好是关键。
 
我在新西兰的幼儿园里面工作,看到我们一个班就,比如说45个孩子,3个老师同时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前提下,您可以看到每一个孩子都在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能这个感兴趣的事情种类是繁多的,在做这个过程里面,老师要去发现是儿童可能正在感兴趣的是什么,正在建构是什么?我们可以如何去支持他?儿童正在发展的理论是他们的支持孩子学习的一条黄金线索,但是不一定这一条线索都在一个主题上,可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你要读懂班里的孩子。目前,在中国能不能做到,肯定普遍是做不到,除非我们有非常强教研的能力在这里面。
 
其实兴趣是有层次的,比如说可能孩子们对兴趣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具体的东西感兴趣,或者具体的领域感兴趣。比如说他感兴趣的是图书,可能是阅读,这是非常具体的兴趣。第二个兴趣可能是对一个主题就是一个概念感兴趣,比如说他就喜欢搅拌,在哪都是搅拌,在沙坑里面,水池里面,他就喜欢搅拌的动作或者是就观察水流,这是他的兴趣,如果在孩子看似不同的兴趣间发现了这个层次的兴趣线索,老师的回应就可能很活,会给他提供不同的探究搅拌混合这个现象的机会,那种去体验这种兴趣,深入探究这种兴趣的机会。第三个更深层次的兴趣,是对某个主流话语的兴趣比如关爱、力量、权利、友谊等。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8张图片

教育的平衡与和谐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9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0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1张图片

胡华
这里面还有一个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本质至少有一个目的是适应文化。我觉得在中国,我们的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讲,孩子们很愿意接受,所以他们特别钦佩老师,觉得老师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美好的创意,其实老师们的创意也是从儿童生活中来的,只是把它扩大化了,把一个儿童特别美好的创意最后变成了一个活动,引导所有儿童在里面学习和思考。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2张图片
我想,其实教育也是在追求一种平衡,一个个人和文化之间的平衡吧。
周菁
新西兰的理念比较重视是通过老师的工作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是这样的有能力的学习者,自己是钦佩自己,钦佩别人,也能接纳别人,也能钦佩同伴是这样的关系。
这就是根本性的兴趣,我觉得不一定是平衡,是和谐,就是人和自我的和谐,和环境的和谐,和周围人的和谐,那这个文化其实就是于我们周围的环境,自然,和人和谐相处。
胡华
现在学习学习故事的人很多,我们的老师也在写,观察笔记我要求他们可以写学习故事。现在,我要求新入职教师一定要学会写学习故事。
周菁
跟您沟通,跟您碰撞,太好了,太过瘾了。
胡华:今天的讨论太棒了,我有很多模糊的东西一下子清晰了。学习故事在中国的推广也是功德无量啊,而且它现在有影响力,肯定是对中国的幼教有很大的改变。

周菁:我们经常说的要做走心的教育,我们的心要能为孩子的一言一行而跳动。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3张图片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58张图片

     P S     

1.谈话的文字内容,因篇幅所限有所删减。 
2.“学习故事”中出现的图片,为周菁博士提供。
3.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制作:周冉老师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期待您的参与哦!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5张图片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幼师课件网第66张图片

微信号:Huhua-Edu-Workshop
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一个“耕种者”的四月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