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三年,参加了幼儿园很多期的家长学校,受益匪浅却一直没交“作业”,受园长和各位老师的鼓励,把自己的育儿心路与各位分享!
我和玥妈在学校读书时间太长,毕业后均过了而立之年,对玥玥自是倍加宠爱。那会儿自觉读书不少,教过的书不少,教育小朋友更不是话下。但事实上,自从玥小妞出生后,颠覆的不仅是家庭生活,更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我将它分为三部曲。
一、直升机时代——不是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大部分学龄前孩子的爸爸都存在二个问题,一则“没空管”,二则“管得宽”。
“没空管”的爸爸整天围着事业、晋升、加薪的主题而忙于加班、出差、应酬,乃至回家了孩子睡了,上班了孩子还没醒。在玥玥两岁前,我也几近于此,在孩子出生那一周的“父亲假”中,每晚还抱个笔记本在走廊加班,遭了不少医生护士的白眼;在玥玥一岁多想要爸爸读书、讲故事的时候,没讲几句就嗑吧、犯迷糊的睡着了,每每看着玥小妞失望的眼神就倍加愧疚!当自己学习到父亲对女儿一生影响如此之重(影响女儿与异性的相处;影响女儿的自信和择偶标准),我就痛下决心,放弃了那个前途看上去还不错的但忙死人的工作,而选择了时间相对宽裕的高校,与女儿的亲子关系大为改善,一度夺取了女儿心中“妈妈是最爱”的地位。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就来了!
胡园长介绍的Helicopter Parents(直升机父母)意思是时刻盘旋在孩子的头顶监视、评判,“管得宽”的爸爸妈妈们估计会很熟悉。
“你不能踢踏澡盆的水,会溅你一身”;
“宝贝,你别玩玩具了,看会儿书吧”;
“闺女,鞋子是这样穿的,爸爸来吧”!
我园广大“家长学校”毕业的家长们现在估计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但估计很多其他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都还会这么干。现在想来,那时的心态就是典型的“你是我的”、“你还不懂,我教你”、“我是为你好”,而这样的做法在教育专家看来无疑是扼杀孩子创造性和自我成长的“必备良药”!并不是生了孩子就是家长,也不是花时间去陪孩子的就是好家长,好家长需要学习!我们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读了很多幼儿教育的书,听了一些专家的讲座,与周围的家长朋友们交流,并尝试去理解、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选择,宽容错误,很快尝到了甜头,但也很快尝到了苦头。
二、战斗机时代——与己斗,其乐无穷
这儿的“战斗机”,不是要与孩子斗,而是要与自己斗,但战斗的导火索却是来自这帮小家伙,想必以下情况家长们“心有戚戚焉”。
与自己的面子斗:与朋友出游,朋友家的小子看上了她的小汽车,想要玩一会,谁想平时还大度的女儿死活不给,好话歹话就是不听。顿觉面子全无,你能忍住冲动的怒吼,甚至蠢蠢欲动的巴掌吗?
与自己的压力和疲倦斗:为一个项目结题已经一周没睡过好觉,还挨了领导一顿批,回家刚想躺会儿她却骑在你肚子上没完没了地要求你讲同一个故事,你能控制住那满腔压抑的愤懑,不把那快讲吐了的“白雪公主”说成万恶的小魔女吗?
与规则和快乐的平衡斗:一心想树立孩子遵守作息时间的规则感,可是快11点了,她还神采奕奕地玩“芭比娃娃”。你每次设定好时间,可她到点了就耍赖,根本不睬你的诱惑、道理和威胁,你能控制住将她拖到卫生间洗漱的冲动吗?
知易行难。在信息时代,我们很容易能够获取父辈们难以知悉的育儿知识,但实际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同一件事情今天让你心花怒放,明天就让你掉入冰窖。我并不讳言,在这个阶段我“挣扎”了很长时间,一开始是自己粗暴了还觉得有理,后来自己粗暴了就立马后悔道歉,现在基本能够做到怒火上升时内心就有个“正能量”在预警,深呼吸,然后平静!记住,孩子需要你的爱心、耐心和同理心,你想象在你的儿时,你约了好友,出了门,踢着足球还唱着歌,突然就说你不能玩了,那是什么心情。依我的经验,只要不是涉及安全和道德的问题,让步、倾听、帮助方为上策。
这个阶段是一个拉锯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克服内心的愤懑、郁闷、怒火、疲劳、烦躁,需要老和尚入定般的波澜不惊,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育儿的正能量。在这儿,要盛赞一下幼儿园带给我们的正能量,我们的家长学校、开放日、座谈会、与教师的交流,我们专业的社交平台——土星网,胡园长和各位老师的博客,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正能量场。
平生第一次非常想做一个托儿,如果能把全北京、乃至全国的孩子都“托”到我们这样的幼儿园来,我们的孩子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三、风筝时代——规则、创新与个性
“直升机”和“战斗机”之后,该把自己收回地面,而给孩子一个翱翔、自在的天空。这个阶段我认为是该把自己定位在“爱师密友”,用爱去树立规则,带规则地去爱,要让孩子遵从规则不感到害怕;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尊重她并把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而不是你存在的延伸。在两个阶段的充分打磨,已使我给玥玥的自由有了足够认识,但如何帮助孩子接受规则并找到适宜的翱翔天空却是颇费思量。
玥玥是一个典型的听觉型孩子,记忆力较强,背诗、认字都不是什么难事。但天性敏感,情绪不够稳定,酷爱大象,听不得哭声,甚至有段时间拒绝听歌和看动画片,给班里秩序也造成不小的困扰(也要给被咬了的小朋友道歉)。结合听觉型孩子爱说话、表演的特点,我和玥妈发现“表演教育法”颇为有效,玥小妞扮演老师,我扮演不爱听歌、不爱看动画片的女儿(常年演反派角色),妈妈扮演其他小朋友跑龙套,通过我们俩的表演和自身的体验,玥玥终于感受到了她不合作的形象比较差,也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慢慢克服了这一困难。
我和玥妈生性豁达,玥玥也遗传了我们的“大心脏”,翻阅以前的博文和记录,处处皆是一个爱搞笑的小妞形象。
一岁半在外经贸大学蹒跚学步,迎面过来几位黑人留学生,小妞突然大喊:“hello,老外,老黑!”
一日洗澡,小妞拍着自己的小屁哈哈大笑道:“拍马屁!”
某日我躺在床上假睡故意不理小妞,只见小妞撩起我的秋衣,在肚子上啪啪来了几掌,喊道:“快起来!”
有些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幽默感有助于提高交往能力和自信心,也更有利于心理康和人格完善。针对玥小妞幽默的小火苗,当老爸的自然火上浇油,笑上加料:扮演可笑的卡通小丑,编造搞笑故事和押韵段子,模仿周星驰的搞笑大笑……玥小妞在幼儿园也大行其道,那个在园里对老师说的“我像我爸爸,我爸爸是超搞笑的”深慰我心“。
有两个70%值得大家警醒,一个人的成才70%取决于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而北京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0%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上不合格,在玥玥两岁前,我就属于那70%之列,希望我在“父亲角色”上修炼的心路历程能够对更多忙碌的爸爸们有所触动和帮助!
感激女儿和她的幼儿园,帮助我完成一个对“父亲”角色的认识、实践和改造的过程!
肖宏文(肖书妍爸爸) 大一班 2012年11月22日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公众微信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