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 · 传递人间正能量
他是雷锋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的故事:战友的棉袄破了,他用自己的帽子里给补好;战友没有带午饭,他把自己的饭送过去;抢险救灾,他带病连续奋战七天七夜;部队每年发两套军服,他为节省国家资源,连续只领一套,他说穿带补丁的衣服,也比流浪时,披麻袋好千万倍……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都会为之动容,为故事中的他感到心疼,但是他却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了这句话,他一做就是一辈子。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雷锋!
雷锋生活在贫苦农家,身为孤儿的他,饱受了生活的艰辛,但是他却一直怀揣梦想,20岁加入人民解放军并立下誓言: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绝不屈服、投降……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公务时,不幸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每年的3.5日成为了学雷锋纪念日。
他们是“雷锋”
如今,雷锋早已不再是一个名字,他已成为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人民的信仰。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是雷锋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雷锋精神;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也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依旧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国人,影响一批批的年轻人,80后、90后、甚至是00后。
没点奉献精神,还当什么医务工作者。
——东大街园中四班 王思斯妈妈
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的坦然面对与坚定决心。东大街园中四班王思斯的妈妈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因为工作原因,很少与闺女有长时间的相聚时刻,终于等到春节,却因为疫情而落空。
但正是因为有这些具备奉献精神的“逆行者”,让惶恐的我们得到了安定、看到了希望。向所有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病毒肆虐,医护工作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康安全,争分夺秒。在社区中,她们也为了保护我们的康安全坚守阵地,那就是社区工作者、志愿者。
在这次疫情期间,许多家长都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一个红袖、一把体温枪、两份登记表就是她的行装,早上7点-晚上5点,遇见特殊情况,有时还会延迟到深夜。对每一位进出小区的人员都要测量体温、对每一位返京人员、访客都要进行严格登记。
每一个小区门口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正是他们的“严防死守”,才能让我们的家园“百毒不侵”!向所有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致敬!
我们是“雷锋”
疫情期间,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是战场前方的“雷锋”,小朋友做好战场后方的“雷锋”,才能对得起千千万万坚守在前线的“雷锋”,才是为打赢疫情防控站而做出的贡献。
其实在小朋友的行为中,我们早已看到心中的雷锋精神,你瞧,小雷锋们来啦!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