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唯有通过其形态才能发挥其真实的生活性”。
玩泥巴的小脏手,
踩雨水的小脚丫,
哭出鼻泡的小丑态,
都只是短短几年的事。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老师和孩子们都参与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宅家防疫。可是,无论情愿与否,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真实生活的一种样态。
病毒挡着了我们出行的脚步,但是,“停课不停研”,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青年路幼儿园的老师们为教育而学、为孩子而研的脚步。
2月13日,在9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杨茹、童瑶、李苗苗、秦文、张彦徽、王萍、崔颖、胡娟、部杰)的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下,青年路幼儿园“云教研”活动,就这样轻轻地拉开了春天的帷幕!
对着屏幕的研讨
让我们更会倾听
上午8:55,已经许久未曾谋面的老师们同时打开了手机,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教研组群里接龙签到。屏幕刷刷刷刷,不停地滚动。而每一次滚动,都像是爱园、爱学习的老师们汇聚成的“青幼心”在有力的跳动。
签到完毕,各组带头人截屏上报参会人员名单后,立即围绕“如何为家庭设计适宜的亲子小游戏”,在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围绕主题的辩论
让我们产生理念碰撞
针对如何在预选活动中挑选更适宜的内容:
李曼老师:我觉得要去掉测量、超市采购员、水果大集合,因为家长不容易上手,而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每个家庭中都不会有太多种水果。这几个活动,都需要家长的语言非常严谨,对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觉得不考虑这几个活动。水果大集合可以改为“玩具大集合”来设计。
陈辉老师:我建议要保留五大领域的完整性,语言领域的《磨磨和吉吉》,这个故事让两个非常极端的孩子最后成为了好朋友,很适合当下的中班幼儿做事情时候的快慢的问题。建议后面再加延伸性活动,比如做什么事情时候该快,什么事情的时候该要稳一些慢一些,这样可能更能与文本内容结合。
王丽红老师:我也觉得应该选择《磨磨和吉吉》;美术活动里选《好看的风筝》,音乐活动中选《杯子在唱歌》。我建议延伸活动可以让家长加上更多的杯子,弹奏1234567,这样来丰富一下音阶感受。
许博宁老师:应该选择测量的内容,我在生活中发现中班孩子对测量也是非常感兴趣。我女儿就经常在家里用家中的卷尺来进行测量。从中班开始就渗透测量的概念才有利于大班及以后的学习。
针对延伸活动:
郑红玲老师说:我建议应该发散思维,引导幼儿思考家中可以产生风的道具或方式,制造风。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游戏的趣味性。可以通过使用两个纸杯套装的方式,增加游戏难度。
焦静怡老师说:应该引导幼儿在后续的延伸活动中,在对比中感受动作的快与慢,语速的快与慢,家长可以扩展生活中其他常用的反义词,与幼儿一起玩反义词的游戏。
周蕊老师说:水果摆模式可以让孩子自己随意创造,做好拼盘然后记录,记录方法可以画可以拍照,方法不限,但是不要因为记录而影响了幼儿创作的兴趣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同种物体但不同排列形式的模式创造。
李垚老师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果,家长可以用家里现有的物品、零食带着孩子一起进行创造。
针对个别班级提供的活动设计:
海霞老师说:大一班的内容结合蒙氏理念,材料生活化,就地取材,好操作,非常符合现在宅家模式。对于多种玩法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抛砖引玉,按照难度层次列出三个经典的玩法就可以了。
张恺老师说:这个游戏设计的初衷就是家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用,应该选用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材料进行游戏。游戏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以及手臂、腰部的力量,游戏时对孩子身体和动作要领应该提醒和重点指导,至于游戏的玩法可以问孩子想法,亲子一起设计。还有,游戏价值可以反复挖掘,如亲子情感,沙包的由来等,再配个图就更直观明了了。
郝晶晶老师说:可以设计一些障碍物,比如途中需要跨过一条绳子,孩子就要双手轮流经过,注意控制高度家长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进度不断调整。
张贺老师说:游戏价值很全面,孩子可以自己记录在翻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加深印象,便于理解;孩子也可以自己设计房子,再做设计图,家长和孩子一起根据设计图造房子,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创设游戏环境了。
针对活动设计的适宜性问题:
刘姗老师说:我觉得瑶瑶老师的游戏设计的非常好,有多种灵活的玩法,又有清晰的视频和文字介绍,方便家长阅读和观看。
黄娜老师说:亲子游戏应该是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玩,孩子来辨认图形/颜色/数量,进行折返跑,跑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适宜的障碍,趣味性会更强。
杜圆老师说:应该在建议里边说明一下,这个游戏熟悉了之后,家长和幼儿可以同一时间跳各自不同的动作,这样也能锻炼反应的敏捷性。
宋云老师说:我认为应该结合咱们日常教研的精神,文字里写出两个难度不同的层次 ,并把两个视频录在一起。第一个层次就相当于初步练习,在此基础上实现后一个活动目标,更为适宜。
合理的分工协作
让我们凝聚力量
以年级组为单位,同年龄组的三位带头人要对研讨活动进行分工和准备,然后再分别组织研讨。过程中要及时判断老师提出的问题、面对的困惑,要做教研记录和分析,还要对关键性的建议重点备注,教研组内提前分工、分头努力,让一天的研讨活动保质保量的进行。病毒阻隔了我们见面,但是网络研讨让我们的心更近了!教师们研讨的成果后期还要经过几轮修改,然后就会面向家庭推出啦,想象着孩子们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不亦乐乎的场面,老师们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抗击疫情,青幼在行动、老师在努力,有了信心和勇气,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战胜的!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青年路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