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家园共育,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日,青年路幼儿园特邀请保定市资深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赵楠老师,为小班的家长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沙龙活动–“好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赵楠老师指出,孩子进入幼儿园是社会交往的第一步,也是离开家庭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一步。面对第一次“小别离”,孩子是焦虑的,家长也是焦虑的,有些家长陪伴不够,对孩子的情感“投入”不多,缺少对孩子有效的引导办法,导致孩子父母都陷入了焦虑的情绪体验中。
如何排解这种不良情绪,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在良好的情绪体验中共同成长?赵楠老师给出了她的答案。
一般来说,家长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情绪替代型、保姆型、预防式理论型。赵楠老师通过2个深度体验小游戏,让家长们就如何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如何跟学校、老师配合,摆脱分离焦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家长有了新的定位与认知。
随后,通过课件展示,案例分析,观看视频等形式,结合孩子的心理现状,主要就孩子亲社会行为及道德发展、孩子对于友谊的认知、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等内容做了系统、全面、深入的讲解,家长们对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阶段有了更多的了解。
最后,赵楠老师就讲座过程中家长们反馈的跟孩子间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现场答疑解惑,在提升沟通技巧方面作了几点小提示,给家长朋友们支妙招。比如在孩子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时,我们不要急于讲大道理,甚至言辞拒绝来建立规矩。相反,如果满足孩子的渴望心情,然后用幻想或夸张的描述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觉得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就会比较容易面对现实。
感受与行为直接相关,当孩子有了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有好的行为,需要家长们学会沟通的技巧,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很多家长因为忙碌而敷衍应对孩子,忽略了平时点滴的小事处理,结果阻碍了亲子沟通的顺畅进行。
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家园共育。在小班孩子入园两个月的时间里,青年路幼儿园的老师们也针对孩子在学校里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家长进行了积极沟通,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有效的缓解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入学焦虑症”,为孩子们三年幼儿园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次主题沙龙活动保定市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结束之后,部分老师接受了电视台专题采访。
青年路幼儿园赵景梅主任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希望我们家长朋友们都做睿智的父母,提倡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这是孩子适应幼儿园的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全人格,让孩子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拥有坚强、勇敢、自信等优秀品质。
青年路幼儿园教研组组长王笑寒老师表示幼儿园举办这样的活动,初衷就是给家长带去更多的指导,希望家长在家中真正的做到家园共育,更好的实现与学校的配合。
青年路幼儿园教研组组长童谣老师表示,作为一名青年路幼儿园的小班老师,非常感谢幼儿园能够在家园共育上为家长们搭建平台,来帮助家长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
此次青幼小班家长主题沙龙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如何跟孩子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等方面让家长们受益匪浅,很多家长表示在今后生活中再遇到类似问题,能够有更好的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也非常感谢青年路幼儿园给家长朋友们搭建起这种学习交流的平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所有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幼儿园通过有意义的家园沟通活动,帮助家长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丰富家长的教育智慧,为儿童康成长共同努力!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青年路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