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是属于每个孩子和每一颗赤子心灵的。在阳光雨露下,快乐的孩子如鲜花般绽放、像白杨般成长!
为了让孩子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节日,今年我们庆祝六一的方式依然有很多种,除了打水仗、听故事,办画展、品美食……今天,我们以文会友。我们的友人是你,是我,还有不同时空却心心相通的古人。全园大小朋友聚集音乐厅,一同吟古诗词,开始我们的寻根之旅。
大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精心编排了每一首诗词,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和特有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就这样,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沿着平平仄仄的小脚印,就走进了古人,靠近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在我园吟诵发起人贾为老师悠扬的吟诵中拉开了序幕。作为吟诵活动的指导和主持人,她的热情和充满魔力的声音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
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栏目的我园国韵京剧团的小演员精彩的《红娘》选段做了热身开场!她们的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博得了现场阵阵喝彩!
蒹葭就是芦苇。混五班小朋友和老师的《诗经秦风蒹葭舞》选自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秦风》。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那既是求贤若渴的心,也是梦想,既有爱情,也是友谊。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伴随欢快的尤克里里和动感十足的歌舞,大四班小朋友演绎的《鹅》将古今完美结合!
谭毅老师倾情献上《短歌行》
《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其中第一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大三班小朋友婉转动听的《声律启蒙》展示了单字对到双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孩子们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大二班师生的《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混三班小朋友和袁硕老师的《苔》,温馨感人。袁枚这首20字的小诗被朴质无华的童声重新唤醒,我们为和苔同样努力的生命感到敬佩,愿每个生命都可如花绽放!
大一班小朋友的《红豆》语浅情深,韵律和谐优美。孩子们完美的演绎了诗文的情调高雅,婉曲动人。
《游子吟》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大五班师生深情的表演展现了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出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表演真挚,感动全场!
大六班师生同台奉献《诗经卫风木瓜》,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孩子们通过表演,感受了人类高尚的情感。
我们将吟诵的种子种下,种进了小朋友的心里,种在了青幼每一个人的心里。悠悠岁月,这些古诗词从短褐布衣、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和我们今人的嘴巴里进进出出,其中的生命力已经不只文字,更成为中华文化共同的精神密码。每一篇文都有一道文脉,每一首诗都有一个诗魂。这样的吟诵叹赏,是热爱,更是寻根。
微信投稿:
631876209@qq.com
发送word格式,注明作者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青年路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