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提及:“5-6岁的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在疫情来临之前,大班正在开展《你好,小学!》主题。在回顾两年多的成长历程中,小朋友制定了最后一学期的小目标;在收集关于小学的经验时,小朋友进行了一场关于“想做小学生与想做幼儿园小朋友”思维碰撞;在带着问题实地参观小学的过程中,小朋友关于小学的认知逐步丰满和具象化,产生了向往之情。假如没有突然的停课,我们应该已经邀请小学哥哥姐姐来到我们的班级进行互动……
?
?
可惜没有假如,我们的小学主题碰上了疫情。在停课期间,课程开展的方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老师运用线上的多种途径,引导家长与老师携手对我们大班毕业生进行了入学准备。我们通过线上邀约一年级的哥哥姐姐,实现幼儿园小朋友与小学生互动的愿望,走近小学生;我们通过鼓励幼儿尝试制定并实施“一日计划表”,实现幼儿时间意识和做事计划性的提高;通过家园合力并结合具体的教育建议,鼓励幼儿在家尝试学做一个小学生。
一日计划表
给自己打分
在上小学之前,我们鹤琴的大班小朋友到底要做哪些方面的入学准备呢?我们的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现阶段的问题,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给出了小锦囊。
幼儿园入学准备居家指导锦囊
身 心 准 备
1
如何让孩子向往入学?
教育锦囊:
● 家长多与孩子讨论关于小学的事情,面对问题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家长自身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避免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 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鼓励其多与认识的小学生哥哥姐姐交流,提前了解小学生活,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2
如何让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育锦囊:
● 家长自身要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和影响孩子。避免因自身的不当做法给孩子带来对小学负面的情绪,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孩子的合理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
● 选择能给孩子带来情绪情感体验的绘本书籍,进行亲子共读,引导孩子恰当表达消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和化解的方法。
3
如何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
教育锦囊:
● 在家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型乐高、拼图、拼豆、折纸等玩具,在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学习系鞋带、熟练地扣扣子。
生 活 准 备
1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锦囊:
● 根据自己制定的一日生活计划表,养成规律的作息。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自觉七步洗手,保持正确的姿势写字画画、爱护眼睛少看电子产品等。
2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育锦囊:
● 鼓励孩子生活需求自理:例如,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外出运动时自觉增减衣物。
● 引导孩子自主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例如,自主分类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玩具、图书等。
● 引导孩子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可通过制定生活计划表、观察时钟、在活动中使用定时器等方式来观察、感受。
3
如何让孩子参与劳动?
教育锦囊:
● 把家务劳动纳入“每日计划”中。(如:择菜、洗菜、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拖地等。)
● 引导孩子尊重身边为自己服务的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家中的长辈、医护人员等。)
社 会 准 备
1
如何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
教育锦囊:
● 给孩子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经常带孩子下楼或者到附近公园和年龄相仿的幼儿玩耍;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口头协定、线上约定)约好朋友一起出来玩。
● 给孩子提供与周围人员交往机会:比如引导孩子尝试用现金在超市购买商品,向收银员表达自己的需求。
● 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家长与幼儿就某一目标去讨论和计划,然后在分工合作中实施。比如野餐、踏青和搭积木等,注重合作能力培养。
2
如何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教育锦囊:
● “一日计划表”是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极佳载体,注重孩子计划表中每项内容的完成度,跟孩子们聊一聊完成计划表时的困难以及所思所感,并根据内容进行优化。
● 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们一些小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长负责结果的检查及跟进。
3
如何让孩子热爱集体?
教育锦囊:
● 鼓励孩子在家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和孩子一起关注新闻联播,城市新闻等,了解国家和家乡南京最近正在发生的重要的事情,如疫情的发展和抗击疫情的情况等。
学 习 准 备
1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锦囊:
● 玩一些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如拼拼图、拼拼豆、拼乐高。进行一些需要专注力的活动,如玩数学小海螺、弹琴、画画,不要在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跟他们讲话或给他们吃的打扰他们。
● 跟孩子讨论问题时,如果孩子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要去否定,而是要多听他们的想法,让孩子大胆地说出来。
2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育锦囊:
● 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例如在种植、饲养活动中做观察记录,利用生活用品做科学小实验等。
● 认真对待孩子们的提问,引导他们用书籍、网络等途径寻找答案。
● 锻炼孩子们的讲述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故事讲述,另一方面可以在下班之后问问他们今天发生的好玩的事情,把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或疑惑说清楚,家长针对内容跟孩子进行聊天。
●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识字,例如将指示牌、包装袋等上面的内容念给孩子听,或者借助甲骨文翻翻卡之类的玩具来帮助孩子识记汉字。不要用填鸭式任务式的枯燥记忆挫伤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
● 和孩子一起挑选喜欢的文具和记录本,鼓励孩子用图画和符号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的一日生活,包括有趣的发现和快乐的体验。和孩子聊一聊记录中的内容。
● 当孩子有自发书写的行为时,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以及坐姿。避免机械训练写字和简单评判写得对不对,好不好。
● 鼓励引导孩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附:推荐阅读书目
大班亲子共读书目:
1.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日]西本鸡介/著;福田岩绪/画;彭懿,周龙梅/译;化学工业出版社(心理准备)
2.《在教室说错了没关系》[日]莳田晋至/著;长谷川知子/绘;吴佳芬/译;青岛出版社(勇敢表达)
3.《我上小学了》[日]齐藤洋/著;田中六大/绘;猿渡静子/译;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认识小学)
4.《上学不再丢三落四》[日]武田美穗/著·绘;汪婷/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自我管理)
5.《我爱去上小学》[英]罗斯·布莱克/文·图;罗婉妮/译;青岛出版社(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期待)
6.《小魔怪要上学》[法]玛丽·阿涅丝·高德哈/文;大卫·派金斯/图;李英华/译;上海文化出版社(爱上阅读)
7.《大卫上学去》[美]大卫·香农;余治莹/译;河北教育出版社(遵守规则)
8.《小孩为什么要上学?》[比]艾玛·德·乌特/著·绘;喻之晓/译;中信出版社(感受学习的意义)
9.《花婆婆》[美]芭芭拉·库尼/文·图;方素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责任义务)
10.《和甘伯伯去游河》[英]约翰·伯宁罕/文·图;林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规则、合作)
11.《查理与劳拉》(升级版全15册)[英]罗伦·乔尔德/著;漪然,小皮 等/译;接力出版(习惯、规则)
12.《五个倒霉蛋》[意大利]贝娅特丽丝·阿勒玛尼娅/文·图;陈英/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自我认同)
13.《抽屉里的糖》刘娟/文·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人际交往、沟通)
14.《楼里来了新邻居》[美]萨拉?麦金太尔/著·绘;娟子/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人际交往)
大班家长阅读书目:
1.《欢迎来到一年级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卓立/著
2.《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3-8岁孩子心灵陪伴手记》 付小平/著
3.《幼小衔接—陪孩子度过幼升小关键期》 余伟 唐辉/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