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学前教育宣传月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




前言



年初的疫情让2020年的寒假变为“史上最长寒假”,从20天“扩容”至4个月;让家长的“双重身份”尤为凸显,既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又是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让教师的“角色转变”突如其来,从线下到线上,从幼儿园教育的“主角”到家庭教育的“配角”。而家园合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更高频次、更高密度、更高要求。


特殊时期,究竟该如何为幼儿的发展助力,寻求家园共育之合力?问题指向前方的路,在“回到儿童,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引下,沟通促进理解,理解让家园关系更融洽,心之所往处,就像我们与孩子一样,我们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








我们的实践





(一)

“交流的一百种可能”

促进“主角”与“配角”的“换位体验”



0

1

退位,从让家长做召集人开始

沿用班级之前有过的,就某一话题请相关家长入园参加小组沙龙这一形式,我们将线下沙龙搬到了线上,并尝试从组织阶段起就开始“退位”,征集家长中的积极分子作为召集人。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


为了让召集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开展线上沙龙,我们在正式地和全班家长进行线上交流之前,先和4位召集人进行了线上会议,而之后班级家长沙龙的联系、宣传、组织、主持等工作就全部交给召集人负责。

四位召集人组起了中二班4个家长线上交流小组,和孩子在园讨论组名一样,家长们也一起为自己的小组想了名字。有趣的是,四位召集人中,有一位召集人是棉花糖爸爸,而他们组的线上沙龙参与者就全是爸爸。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解锁了“隐藏彩蛋”,第一次如此集中地听到来自爸爸们的真实育儿心声。而在爸爸们“畅所欲言”的同时,分享的大多是疫情期间孩子在家认识了多少字、会背了多少事,偏重知识技能的学习。

作为这场沙龙上的“配角”,或者说更像是“听众”的我们,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地“群体焦虑”了。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颜老师


刚才爸爸们在说孩子已经认了多少字的时候,好像有点拉不回来。

我们就一直在说“前识字”,也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听进去。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郑老师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杨老师


好像没有?想要去了解真实情况,没想到的是“过于真实”了?

其实也说明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这次“集中暴露”出来了。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郑老师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杨老师


对,其实也是好事情,我们要逼着自己成为真勇士,去直面。

0

2

复盘,用案例引发思考

焦虑来袭,我们回顾过去,对2月初的这场线上沙龙进行了复盘。成立召集人小分队,赋权家长,让家长卷入到家庭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家长和家长之间熟悉度提升,也意味着幼儿交际圈的扩大与交往互动的深入。这也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到了家长们的真实育儿需求,而其中较为集中暴露的“问题”,也让我们从真正意义上去开始直面家庭真实的育儿现状,重新思考支持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家园共育真正有效的策略。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沙龙开展的过程中就藏有着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策略。家长们在线交流过程中自发分享出的“家庭教育案例”,相比于教师的回应,似乎更容易引发其他家长的互动与回馈。家长其实也和孩子一样,要在“做中学”,“怎么做”的信息比“是什么”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更为需要。

0

3

换位,用分享唤醒资源

除了从教师到家长这条“自上而下”的幼儿学习资源发布路径,当家长往前进时,我们更是看到了“自下而上”活动众筹的魅力。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家长们在班级群中自发地分享着绘本、亲子活动视频等资源,自发地进行“互学”,当资源的分享权开放给家长时,家长的主动性也会被大大地激活。

请滑动

探索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0

4

后援,成立“小主播”幕后团队

“有效的支持始于了解”,让幼儿和家长走到前台。如何挖掘出特殊时期里线上教育的最大价值,支持家长了解儿童发展与学习的基本特点与规律,进而去真正地推动家庭教育实践呢?面向幼儿,我们组织开展了小主播活动,但是面向家长,我们又成立了“小主播”的后援团,除了“小主播”的成长外,后援团里爸爸妈妈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日益高涨。“小主播”视频的“审议”,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二)

“教育的一百种方式”

探寻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


0

1

借助时光迹平台,共同解密孩子的成长

在时光迹、朋友圈等平台就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事件进行共享交流,亲师互动常态化,赋能家长,让家长看得见儿童,看得懂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1

蘑菇“活”学“古诗”



有一天,蘑菇妈妈主动私信询问关于幼儿早期古诗学习方面的问题,通过和她一起思考“对幼儿来说,诗歌学习中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一起明确了并不是会背、会写,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情画”合一的艺术性,让孩子对诗歌感兴趣,喜欢诗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令人欣喜的是,蘑菇妈妈不仅停留在了教育观念层面,更通过教育实践,鼓励蘑菇把感受到的诗歌内容表征出来等方式,真正地支持着蘑菇进行有意义的古诗学习。


2

“惊蛰”的故事


在时光迹里,我们看到了小蘑菇妈妈记录的“惊蛰”的故事:小蘑菇在日历上发现了两个不认识的字,好奇是什么意思,在妈妈的支持下,一起查阅了资料,了解到了是“惊蛰”,“蛰”是蛰居的意思,就是小动物冬眠,“惊”就是天上打雷了,听到雷声后小动物们都可以出来玩耍了,说明春天快到了。还了解到了“惊蛰”相关的风俗,在惊蛰这一天,小蘑菇把自己获得的这些经验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表征了出来。我们没有放过这一个案例,将其分享到了中二班家长微信群中,获得了其他家长朋友们的热情反馈,大家看到了原来“识字”可以这样发生,原来生活本身就存在最好的教育契机!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3

泡泡都是圆的吗?


假期里,棉花糖在家想玩吹泡泡的游戏,从杂志书上发现了自制泡泡水和泡泡器的方法后自己动手,达成了“想吹泡泡”的心愿。看到了棉花糖妈妈在时光迹里的分享后,

我们联想起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泡泡都是圆的吗?》,于是有意识地在评论中抛出了这个问题:棉花糖,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呀?是不是所有泡泡都是圆的呢?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棉花糖妈妈后来回复:问了棉花糖这个问题后,她说还有方形,看来还得继续这个话题了……

过了一天,我们在时光迹里看到了故事的后续:棉花糖外公和棉花糖一起制作了方方的泡泡器,结果发现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圆的。



小小的游戏里装载着孩子们科学学习大大的可能,即便是假期,孩子的发展也不会因疫情的爆发而停滞。用心的陪伴,一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能收获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0

2

抓住节日的契机,共同探讨生活的话题

生活更要有仪式感,“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而特殊时期里的节日,通过“云过节”的方式在记忆里闪闪发光:妇女节涌现出了一批贴心家务小能手,植树节参与“云种植”的爱心小园丁,世界地球日出现了哒哒地球小卫士,世界读书日上线了“小书播”……我们在和家长、和孩子共同经历着点点滴滴的生活。而很多时候,除了教师提议的活动,恰恰是家长们与孩子的互动,丰富了幼儿教育的“一百种方式”。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和弟弟一起种土豆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我来做家务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世界读书日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8张图片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地球小卫士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0

3

站在“小主播”背后,共同探寻教育的尺度

假期里,我们直面着家长群体对幼儿教育普遍怀有的焦虑,是否该教识字、算数,到底要不要上兴趣班?在一次次地交流探讨中,我们和家长一起,逐渐澄清了教与不教,其实并没有那么绝对,即便是积重难返的“小学化”问题,我们和家长们,其实从来也都是统一战线的。

(详见番外篇)



我们的思考





(一)

教师和家长共成长


随着疫情防控局势的好转,依旧还是在家长召集人的组织下,中二班在4月中旬开启了第二场家长线上沙龙,其间,家长的成长“看得见”,教师也“有收获”。

1

家长对孩子视角的变化

换个角度,孩子本来就很优秀。


通过两次家长沙龙的对比,我们能明显感到“向孩子学习”的理念在家长心中已生根发芽,这一次,家长们都不再吝惜地夸着自己家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而夸孩子是教育理念转变非常直接的信号,在家长们对自家孩子的优点、能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分享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信心也在增长。家长们更是越来越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了

2

老师对家长视角的变化

换个角度,存在即合理。


相比于第一次沙龙,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心态上也能做到更加得放松。从总想着改变点什么,到怀有“静待花开”的心态去为家长的成长和变化而打心底地欢喜着。我们开始领会到“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内涵,找到从权威式支持到民主式互动的方法,和家长相处方式的转变又进一步注解了“共同生活”的含义。

3

教育是一场修行

“赋权”促进平等互惠的家园关系建立,


新型家园互动模式在构建。


疫情期间,虽然没有线下见面与接触,但是幼儿、家长、教师,都在缓慢而又坚定地“生长”着,而这又得益于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关系模式的升级,从原来教师在幼儿园面对全体幼儿、个别幼儿,面对个别家长,到教师、幼儿、家长所有关系的灵活建立,家长之间是相互交流的学习共同体,孩子之间是相互交流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家长、孩子三方更是相互交流的学习共同体。赋能教师,赋能幼儿,赋能家长,成人更能看到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发展进而可以得到来自成人更好的支持,常态化交流促成三方的持续性互动,不断地推动三方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二)

对亲师关系的再思考


1

相互理解


家长能看见孩子,教师能看见家长,相互理解让彼此都更放松。

家长们的进步从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开始,教师们的进步从看到了家长的进步开始。孩子的成长并不会因为疫情的爆发而停滞,疫情期间家长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和孩子的用心相处,开始获得真正的“儿童视角”,解锁了陪伴奥义。疫情期间教师通过支持家长,了解家长的真实教育现状与需求,更新了家庭教育相关理念,丰富了家园工作的实践。家长和教师相互理解,家长的育儿焦虑减轻了,教师的指导压力缓和了。

2

相互支持


一起成为反思型的教育者,成为会反思的教师、家长。

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儿童是教育的尺度”。任何的教育现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一定会出现冲突与矛盾,作为教育者也一定会“犯错”,但是相比于执着于追求完美,学会与现实和解,与当事人和解,与自己和解更为重要,而“会反思”,就是通向和解之路的不二法门。我们和家长们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地试误、反思着:真得看见孩子了吗?真得尊重孩子了吗?真得一直都在“向孩子要答案”了吗?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定埋伏着无数的“意想不到”与“事与愿违”,但是把“反思”坚持做下去,就一定就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持者、陪伴者,成为最懂他也最能帮助到他的成人。

3

深度合作


接下来要继续维护班级家长和教师间形成的这种“生态”,从“教师顶起一片天”到“共同支撑这片天”。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教师来说也是教育实践上新的挑战,要完全依托于线上平台开展实施的活动,但是在尝试着去影响家长的观念,去推动家庭教育的实践的过程中,在真正对家长工作的重要性“知行合一”了之后,会不停地受到来自家长的启发,会不断地为家长的教育智慧而惊喜。家园合作的关系建立在彼此欣赏的基础之上,疫情期间家长和教师一起陪伴、支持着儿童的成长,与此同时,家长和教师又在相同的育儿之路上相互陪伴、彼此支持着,幼儿教育的这片天,一定是家园所共同支撑起来的。







共生活,共成长


让我们一起一路向前!

往期回顾:

支持家长走向教育的前台——“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一)

帮助家长重新认识幼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二)

帮助家长重新认识幼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三)

引导家长体会到陪伴的重要——“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四)

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五)




~ THE END ~




图文 | 杨柳 颜安 郑鸳霄

编辑 | 颜安

审核:鹤琴公众号团队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幼师课件网第31张图片

共生活 共成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与家长共生活,共成长——“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家长篇(六)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