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叮当将开始他的幼儿园生活。我们也十分荣幸加入南京鹤琴幼儿园的大家庭,在老师的推荐下幸拜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身为教师的我,深感这本书不仅在谈幼儿教育,它还对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是有所启示的。
这个暑假,结合我在活教育这本书上学习的心得,我也做了些许尝试。下面结合我的一些做法、想法进行简单的叙述。
(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
陈鹤琴教授说:“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其实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期,他们渴望和大人一样做事,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反思我们家长,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不能做,而是我们不想让他们做、不敢让他们做。就像老年人要喂孩子吃饭,他们是有理由的:孩子吃饭会吃的到处都是,那老人家还要去打扫卫生、洗衣服。孩子想去自己倒水喝,又存在着危险。这大概就是家庭教育的矛盾:孩子成长的渴望与家长包办代替的拒绝。
今年暑假,因为我和叮当相处时间比较多了,加上偶尔会一个人带他。所以我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叮当从小对各种工具就很感兴趣。当我在做饭的时候,他在旁边就对各种厨房用具产生好奇心,比如菜刀。开始的时候,他一靠近厨房,我就把他抱开。但是半分钟后,好奇心又会让他回到厨房。我后来一想:既然他想进厨房,那就他进吧;既然他想摸菜刀,就让他摸吧。我于是选了厨房里最小的一把刀,让他自己切黄瓜。在切黄瓜之前要削皮,他又对刨刀产生了兴趣。一不做二不休,我就把刨刀也拿给了他!我则在旁边看着,不断用语言提醒他:手往下拿,刨刀调整好方向。在他切黄瓜的时候,我也是不断地用语言调整他的姿势,教他眼睛看哪,手怎么移动,刀哪一边是锋利的等等。慢慢地,他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完成洗菜、切菜的全部流程。
(2)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教授说:“大自然是我们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老师,我们应当向它领教,向它探讨。”现在的孩子,都居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他们远离自然,甚至对身边的花花草草都不感兴趣。我的很多学生,他们不认识校园中的常见植物,也不想去知道。孩童时候的好奇心和观察欲都去哪了呢?而我的孩子现在是对什么都很好奇,那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个时间段让他多多接触自然呢?说来也巧,在学校的顶楼有一块荒地,长满了杂草。于是,我买好了种子,和叮当上楼玩起来!
在种植的过程中,首先让我惊讶的是叮当的吃苦耐劳精神。暑假的太阳出来得很早,我们早上七点多到学校,太阳已经在头顶火辣辣地烤着。但是孩子却一直蹲在地上,拔杂草、接水、撒种子。他的汗水已经把衣服打湿了,但还在坚持。
此外,他也在楼顶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西红柿、辣椒、玉米、南瓜等等。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他知道了绿色的西红柿暂时不能吃,红色的西红柿可以吃;知道小鸟也喜欢吃果实,西红柿红了要赶紧摘下来,不然就掉地上或者被小鸟吃了;他知道辣椒长在小小的树上;知道南瓜有长长的藤等等。这就是大自然教给他的知识吧!
《活教育》一书中还有很多让人读后感触很深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些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做到的。比如教育故事化,通过说故事的方式,将一些小知识和小道理讲给孩子听。反思自己,我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现成的绘本或者故事书,很少会结合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行为习惯,去编撰一些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小故事。
陈鹤琴教授的活教育课程,虽然看上去是针对幼儿园教育的,但家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要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做到上学和在家的教育方式、教育想法一致,我想才能真正做到将活教育浸润到幼儿成长过程中吧!
(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树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对我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了,所以才会有五加二小于零的事情发生。五天良好的学校教学与学习,被两天“放纵”的家庭生活抵消了教育力。作为家长的我们,家庭教育应该同幼儿园一样,也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也应该丰富多彩。
第二,重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现在家长工作都很忙。以我家为例,我们也常常会把孩子丢给老人。但是,父母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比老年人要大的多。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多点时间陪孩子,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做充分的事情,也许多少也能弥补陪伴时间不足的遗憾吧。
第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应该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和互相配合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就充分相信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也会加强应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共同合作,争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活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希望徐往之小朋友能在幼儿园快乐成长的同时,拥有全的身体、学会思考、尝试创造、懂得合作,爱自己、爱他人、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国家!
——鹤琴幼儿园小二班 徐往之家长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朱娇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