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全国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线上线下学术研讨会在金牛宾馆开幕!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承办。会议围绕“走向新时代的高品质学校建设”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全面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与提升。60余名专家学者、10个省的校(园)长出席,5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会,全国约150.6万人在线收看直播。
高品质幼儿园的建设,是幼儿园品位与质量动态的和谐共生。每一所幼儿园都应该在品位与质量的坐标中,找到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坐标点。
《走向高品质学校(幼儿园卷)》编委
8月22日下午,会议分学前教育论坛、小学教育论坛、中学教育论坛、职业教育论坛、STEM+教育论坛展开。全国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线上线下学术研讨会学前教育论坛在我园召开,会议主题为“提高幼儿园办园品质:聚焦幼儿园的游戏质量管理与提升”。
与会同仁观摩我园室内外游戏环境。能够满足幼儿操作、扮演、探究和想象的室内游戏区角,能够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大胆创造、恣意梦想、勇敢挑战的户外游戏区,还有流淌于园所大环境之中生动的儿童自画像、学习故事,让幼儿园充满了生动而浓厚的游戏味道。与会同仁行走在其中,感受着我园的游戏文化。
会上,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余琳、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园长何云竹、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黄洁、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园长兀静、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聚焦游戏质量的管理与提升从不同层面做专题交流。
何云竹园长以《从游戏管理走向游戏领导——高品质幼儿园游戏发展的方向》为题,分享园长如何进行游戏领导让幼儿园游戏走向高品质。这需要理清园长与教师、教师与儿童、教师自己与自己这三对关系,合理赋权,让教师看见自己;坚定儿童立场,让教师摆正自己,内外责任担当,让教师激活自己。
黄洁园长以《情感学园的游戏升级》为题,分享在情感教育理念下,游戏与幼儿社会性情感培育方面的认识和实践策略,强调成人要不断提升游戏素养以实现高质量陪伴,要把游戏还给儿童,把想象还给游戏,让游戏更自然、更有价值地存在于儿童的生命中。
兀静园长以《幼儿园游戏质量管理与提升》为题,从幼儿游戏的定义、幼儿游戏的特点、幼儿园游戏质量、幼儿园游戏质量管理四个方面分享游戏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她强调幼儿园游戏质量管理需注重科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有序、温馨的游戏环境;安全、丰富的游戏材料;有效、适时的支持指导这四个方面。
张俊园长分享《回到儿童、回归生活的新时代“活教育”实践》,认为构建新时代“活教育”实践体系,活教育文化建设为灵魂,班本化课程决策为基础,反思性课程实践为关键。教育要源于真正的生活,指向真正的生活,只有做到真实面对教育生活,真心陪伴成长,才能让师幼的生命相互滋养。
此后,广西师范大学侯莉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鄢超云分别做专题交流。鄢超云教授以《儿童观察评价的计划》为题,从Who(观察评价谁)、What(观察评价什么)、How(怎样观察评价)、When(何时观察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如何做观察评价做理论和实践引领。鄢超云教授指出制定儿童观察评价的计划,有利于教师从随意观察到有目的、有反思的观察,也有利于教师将零散、间断、偶尔的教育片段,转化成系统、持续、专业的教育思考。
侯莉敏教授做《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发展的取向与追求》专题交流,认为从基本质量向高质量转型,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真正的保教质量体现在保育者与儿童的关系质量为中心的日常人际关系当中,并介绍实现高质量教育的三种途径,即扩展传统的学前教育目标;对质量执行情况的测量与监控;建立“质量基线”。侯教授以高质量学习环境相关实证研究为例,做具体阐释。
游戏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游戏质量管理是引领游戏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次会议聚焦游戏谈质量,聚焦管理促品质,通过线下研讨、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为幼教工作者们提升游戏质量管理提供了理念和方法上的指引,推动了高品质幼儿园建设。
图文编辑:杨勤 陈倩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