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中三班
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四月,结合着清明传统文化教育,我园的野餐区主题为节气食育——艾草青团。让野餐区变成孩子们用双手去演绎,用味蕾去品味传统文化的地方,我们在食物中寻找力量。
班级|趣知清明
古人云:“万物生长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班级开展食育活动这天,班级老师会为孩子们介绍清明习俗。
放风筝、荡秋千、食青团都是清明习俗!给孩子充分的机会体验习俗是我们所珍视的。趁着明媚的春光,孩子们拉着风筝在院子里自如奔跑,轻盈而又惬意。
当然老师们会带领孩子们认识本次食育活动最为特别的食材——艾草。
后勤|食知清明
来到小人国,孩子们和厨师叔叔开始了艾草青团制作之旅。每班还邀请了两名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制作艾草青团从称面粉开始。“多了多了,舀一点出去。”“再加一点点。”称量面粉就是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与电子秤上数字的较量。他们一面观察电子秤上的数字,一面调整面粉的量。小班则弟弟妹妹则用勺子盛取需要的面粉。
此后孩子们分工捣艾草叶,用量杯量水,然后将两者加分面粉中,开始和面!小手的努力,同伴的协作,和面的体验调和着孩子们这次艾草青团之旅的味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享有自主操作的机会,体验着自己的力量。
待面团揉好后,孩子们每人分得一小块面团。将面团压成圆饼状,放入肉馅,再用面饼把肉馅包起来,青团就做好了!
“我做梦都在想我在幼儿园吃餐盘!”大二班的一位孩子说。青团就着餐盘里美味的糖醋排骨、水果沙拉味道更美!吃着美味,和朋友畅快的聊着天,最美的四月天里,孩子们有一餐最惬意的晚餐。
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曾说:“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传统节日美食,不仅是味蕾的滋养,更是文化的连接。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美食相关,端午节食粽子、中秋节食月饼……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智慧之一。传统节日美食就是一条看不见但却强有力的纽带,一头连接着我们的味蕾,一头连接着我们的文化。食育活动把传统文化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可亲近的品尝,可走心的文化自信。只有更中国,才能更世界!
家长感言:
我想,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应该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寓教于乐,耳濡目染,正是孩子们需要的教育方式。或许将来某一天,他们读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脑海中飘来的就是艾草青团的香味。我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也可以让家长积极参与孩子们的教育活动,增进家校感情,增强凝集力,希望在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孩子们快乐成长。
小一班 李彦羽奶奶
附:艾草青团制作方法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