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实践: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思与行
——苏州湾园区行动研究式读书活动
读书有两个作用,
一是让我自以为非,
一是让我有一间自己的房子,
有内心的生活。
——陈丹青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精神内涵,营造专业阅读的良好风尚,本学期,苏州湾园区开展了好书共读活动,倡导全体教师积极阅读、自主反思,并能做到学以致用,将自己阅读中的所思、所感、所获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共读书目:《发展适宜性实践——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评价》
本学期,我们的第一本集体共读书目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评价》。书中介绍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基本理念,阐述了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学习周期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如何创设环境和投放材料,如何指导儿童的行为,以及如何评价儿童的学习成效并促进家庭的参与。这是一本具有开放性理论且实践性强的专业书籍,对于幼儿园教师组织和评价教育活动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从领读,到共读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途径,是教师共同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平台。我园两位青年教师接过领读旗帜,带领全园教师共同信步书山、畅游学海。
朱诗娴
教育需要考虑“发展适宜性”,要基于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认识,基于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识,基于对社会和文化情景的认识。教师在规划物质环境的时候,需要牢记物质环境是“会说话的”,会影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也会影响他们成功实现目标的程度。
陆秋蓉
书中提及要创设一个有秩序的环境,秩序感并非让教室一尘不染,我们应该允许儿童玩得脏兮兮的,教师应该做的是鼓励儿童将材料归位;区域活动要保持灵活性与协调性,不能一成不变,当现有的游戏材料落后于幼儿发展水平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
静阅读,助成长
阅读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唯有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奥秘。教师们利用空余时间静心阅读,并以文字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滑动查看更多
善反思,重实践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一个具有发展适宜性的环境,其中的每一面墙、每一张桌子、每一件物品都蕴含着目的,对儿童来说都是应该有意义的。在阅读的基础上,我园教师进行了班级环境创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同分享,共研究
班级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教师们从书籍中汲取能量,在分享中传递经验,于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提升智慧、共同成长。
滑动查看更多
共读书,好时光
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冬日里,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沉浸在书的海洋,就是最温暖的好时光。
共读
好时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洗涤心灵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细心品味和体察发展适宜性实践的那份善待与呵护,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性的教育,同时也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改进、调整和提升。让我们继续在阅读中引领教学实践,在思辨中促进专业发展
END
?吴江实验幼儿园
文字 | 朱诗娴
图片 | 杨希茜、韦秋怡
编辑 | 王雨婷
审核 | 苏州湾园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