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27 //
从“微”着手
以“微”见著
——城中园区“玩中学”幼儿微项目分享交流活动
为深入开展我园省级“十三五”课题《“玩中学”幼儿科学微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科研能力与专业发展,落实省课程游戏化和《指南》精神,2019年12月27日吴江区实验幼儿园城中园区开展了“玩中学”科学微项目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金严华副园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学理论,指方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同时结合本学期阅读书目《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让我们明确优秀的“玩中学”幼儿科学微项目活动应体现寓教于乐、生动性、趣味性,突出幼儿主体性及幼儿主动学习理念,让幼儿亲历学习、真实记录。
同分享,共交流
本次教科研活动以子课题组为单位,全园教师分成三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微项目活动,在分享交流中,老师们结合PPT课件,从微项目的由来、区域活动、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老师们的分享与交流,帮助老师们梳理了微项目活动组织实施的有效策略,更好地推动课程游戏化的进程。
看亮点,共成长
在子课题组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各组推出了一个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亮点。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向大家分享案例。教师们从发现、观察、分析、助推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观察解读孩子,助推孩子的深度学习,做到了从玩中学,在玩中乐。
“成长故事”子课题组的王蕴玥老师分享了《小小修书匠》微项目活动,一本图书,一把剪刀,一卷胶带,孩子们化身成为小小修书匠,王老师从孩子们日常阅读中发现“书坏了不知怎么修”这一问题入手,之后又将修书进行延伸,从修书到做书,孩子们与书的互动又加深了。
“活动设计”子课题组的袁国萍老师展示了《你好,树先生》的微项目活动,袁老师捕捉到孩子们对“穿围裙的香樟树”的好奇,开启了树探究之旅。结合《指南》目标将“树先生”带进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树的互动中,发现、探索树的秘密,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让幼儿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资源库建设”子课题组的徐淦颖老师带来了微项目《泥土的奥秘》,“泥土里有什么?”孩子们实在是太好奇了,徐老师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从“挖一挖”开始,探索泥土的奥秘,追随儿童的脚步不断深入探究,让“活教育”不断生根发芽。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到我们老师的理念在不断转变,更多地关注幼儿,以幼儿为本,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资源,让微项目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微项目活动的探索之路上,大家付出着,也收获着,相信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会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而努力,陪孩子一同成长!
文字 | 尹明
图片 | 王蕴玥
审核| 城中园区
排版 | 王珣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