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凝练, 在分享中成长
——城中园区课题研究学期回顾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家,不满足于固定的答案,时刻寻求意外的发现。他们总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那些生生不息的奥秘。在《指南》精神引领下,城中园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玩中学”幼儿科学微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倡导教师做有创意的课程规划师,基于问题导向,关注“儿童立场”,让幼儿的学习真实发生。
学期初,分管教科研的金严华副园长组织全体老师学习《“玩中学”幼儿科学微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学期计划及工作要求,对微项目活动开展的意义以及如何构建微项目活动,做了清晰的介绍。
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丰富环境能激发孩子的构思、想象和创造。2019年5月10日,城中园区开展了微项目活动环境创设的调研活动,两位园长和三位年级组长逐一对各班微项目活动环境创设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在创设“玩中学”幼儿科学微项目活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指导老师们在微项目活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创设环境,发挥环境在微项目活动中应有的作用。
2019年6月5日,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别开展了个人微项目展示及交流活动。组内的老师们逐一介绍了本学期自己的微项目活动,并进行了分析。从老师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微项目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孩子的兴趣与需求,老师们记录的故事突出连续性、典型性,体现了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2019年6月6日,以子课题组为单位,老师们围绕子课题组研究的内容与要求,有侧重地对微项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讨。
“成长故事”子课题组的老师们开展了“师幼成长故事书”学习交流活动。在故事书的构建中,教师作为观察者记录幼儿探究互动的过程,幼儿用图画记录自己的发现,形成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成长故事。
“活动设计”子课题组的老师们介绍了微项目开展过程中筛选合适的内容、设计活动过程的经历,在众多的活动中解读幼儿经验获得与活动设计之间的关系。
“资源库建设”子课题组的老师们就本学期微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讨。微项目活动是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展开的,挖掘了自然、家长、社区等资源,同时丰富了园区资源库的建设。
2019年6月13日,在年级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出六位老师参加园区的优秀微项目活动评选。从这些微项目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有益经验。通过分享与展评,老师们相互学习,拓展思路,推广经验,凝练智慧。
从学习如何建构微项目活动到分享个人微项目研究成果,老师们深入地理解了“玩中学”幼儿科学微项目活动的内涵,切实提高了幼儿园课程构建和课程实施的水平与能力,促进了师幼共同成长。
— E N D —
文字 | 王珣 金严华
照片| 城中园区
编辑 | 吴晓丹
审核 | 城中园区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