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朝晖幼的小朋友们又是怎么迎冬至的呢?
认识冬至
Light
Snow
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认识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深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知道我们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冬至的习俗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北饺子,南汤圆,合家团团圆圆。”冬至习俗,各地都大不相同。北方有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并用糖、肉、菜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中班的小朋友制作一幅幅汤圆饺子的手工,团团圆圆过冬至。
团团圆圆
古人在冬至后,就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迎来春天。古人就利用“九九消寒图”来计算时间和天气变化。带着对春天的期盼,大三班的小朋友也制作了消寒图。 |
九九消寒图 |
颂冬至
一首首有趣的童谣、诗歌,都是孩子们认识节气,感受冬至传统魅力的方式。
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阶段要到来了。为达到御寒保暖的目的,大朋友们可以为小朋友的饮食上做出这些改变哦:
第一,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摄入
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发,脂肪则是4%~5%。红肉中还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红素铁,研究表明,饮食中增加铁的摄入,抗寒能力会增强。
第二,饭前喝碗热粥、热汤
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汤,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是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
第三,零食首选坚果
坚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节的应季食品。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抵抗寒冷。
第四,多吃深色食物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蓝、紫薯、蓝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血管弹性,还可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
文字编辑 余佳雯
图文编辑 高 丹
责任编辑 洪 娴
总 编 孔蓉萍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