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早晨,阳光和煦,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小二班的孩子们早早入园啦,在自然角中仔细认真观察着……
突然,锐锐指着一个东西说:“老师你快看呀!这个白白的是什么呀?还是软软的……”
其他孩子听到后,也好奇地走了过去。
芊芊:“这是白色的,摸起来软软的。”
佑佑:“下面是什么?黑黑的棒棒,里面好像是土耶!”
小满:“这到底是什么呀?”
孩子们被这“白东西”所吸引,开始热烈的讨论,这到底是什么?
讨论了很久,最后也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答案。于是,大家决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请他们帮忙!最后,孩子们找到了:黑黑的棒棒是培育土,长在培育土上面的白东西叫“银耳”,还知道了银耳属于菌类植物。
那菌类植物是什么呢?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
可乐说:“菌类植物到处都有!我们吃的蘑菇就是。”
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说出自己吃过的“菇菇”。
“我吃过金针菇,细细的。”
“我吃过平菇,像一个小伞。”
“我吃过白玉菇,吃起来脆脆的。”
大家对菌类植物很感兴趣,好奇这些“菇菇”是不是也像“银耳”一样长在土里,会突然冒出来。
为了一探究竟,孩子们决定尝试种蘑菇!
观看种植蘑菇的视频后,孩子们发现:种蘑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那个“土”呀!大家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从哪里找,该怎么办呢?
于是,孩子们在班级群中向家长们求助。程程妈妈说:“网上可以买到菌包。”有了办法后,大家一起讨论、投票,决定种植大家平常最常吃的——平菇、白玉菇和金针菇。
早晨,兜兜最先发现班上出现了一个新纸箱!大家迅速围观起来,小心翼翼翻开纸箱。
哇!原来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蘑菇菌包。
孩子们心奋不已,大喊:“终于可以种蘑菇啦!我们马上就要把它种起来!”
可是,这个该怎么种呢?大家都不知道。
莞尔在纸箱中发现了一个小卡片:“这是说明书,上面一定有种蘑菇的方法。”于是,孩子们又开始对“说明书”进行探究。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从说明书上了解到种蘑菇有几个步骤:
1、要在小桶上开一个小圆孔,覆盖一层卫生纸在圆孔上。
2、每天在圆孔处多次少量的喷水,使菌包保持湿润状态。
3、待菇菇们冒出头后,就可以取掉卫生纸和盖子,直接在菇菇上喷水。
孩子们小心翼翼的菌包开孔、覆盖纸巾、喷水……,菇菇们终于顺利开种啦!
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它们的家应该安在哪里呢?
醒醒:“要放在不能直面对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朵朵:“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最后,我们把菇菇放自然角中方便我们参观又离太阳最远的一个柜子上。
过了几天,加加兴奋地拿着菌包说:“看,菌包上有白白的小点点了,菇菇快要长出来了!”悠悠也发现了菌包的变化,高兴地和旁边小朋友议论着。
路过的中班哥哥姐姐也来加入我们的“观菇阵营”……
“弟弟妹妹们,这是蘑菇吗?是什么菇呢?”面对哥哥姐姐的疑问,孩子们不知该如何进行介绍了。
“菇菇们出菇了,可是小朋友们却分不清谁是谁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大家区分菇菇吗?”
大锤:“我们可以给菇菇们拍照片。”
洋洋:“我认识,我可以来给大家介绍。”
锐锐:“我们可以把菇菇们分别画下来,做成像菜园子的小牌子一样,插在菇菇上。”
大家听了锐锐的想法,都觉得是个好方法。于是,孩子们开始制作“菇菇牌”,开心地将牌子插进相应的菇菇桶内。现在,孩子们可以通过“菇菇牌”顺利区分菇的品种啦。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每天照顾菇菇们,非常仔细。快到周末了,蘑菇无人照顾,孩子们焦虑不已。
洋洋:“老师,我可以把它带回家照顾呀。”
加加:“我也想带回家照顾。”
“我也想要带回家。”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
最终,决定悠悠和子沐将蘑菇菌包带回家照顾,为它松土为它浇水。
周末过去,悠悠和子沐带着依然生长着的菇菇回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纷纷对他们俩表达了感谢!
一天,孩子们发现菇菇变样了……
“啊,金针菇菌包变绿了,好像生病了!”
“老师,快来看,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变绿了。”
小朋友们纷纷讨论起来—“是太湿了”、“是缺水….”
兜兜:“不对,一定是我们浇太多水了!”
龙龙:“那是发霉了,我们家的橘子上次发霉了就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孩子们一起向程程妈妈寻求帮助。原来,金针菇发菌期、出菇期对湿度和温度都有不同要求。可能是近期浇水过多,再加上空气潮湿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得知原因的孩子们,开始自我检讨起来。“真的吗?我昨天给它浇了一大壶水呢。”“我昨天也喷了一壶水。
本次事件,孩子们都发现了:同伴喷了水,但是不能及时的告知其他伙伴,导致小伙伴们都去浇水,蘑菇就会发绿。
有小朋友就提出:我们可以在浇水后记录下来。
于是,孩子们一起设计了喷水记录表,讨论商量决定每天轮流由一个朋友来进行养护,完成后就打钩表示,这样就可以避免多人重复浇水啦!
种植第8天,悠悠兴高采烈地跑来跟老师说:“哇!老师,你快来看,蘑菇又长大了。”孩子们听到这句话,迅速围拢过来!
琦琦发现:“呀!蘑菇又长高啦!像小伞一样。”
种植第15天,菇菇成熟啦!孩子们兴奋极了,都想实现“吃菇菇”的愿望。于是,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将它剪下来放进框里。
瑞瑞:“哈哈,放学我要带回去给妈妈爸爸看。”
可乐:“回家后,我要请奶奶吃我的白玉菇。”
莞尔:“我的白玉菇一定很好吃,我要和婆婆分享。”
回家后的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和家人品尝了菇菇,有的煮了火锅,有的和着面条一起吃的,有的煮成了平菇汤……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分享昨天在家用菇菇们烹饪的各种美食。
可是,大家都觉得:菇菇吃了就没有了,好舍不得呀!
于是,大家一起商量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菇菇们一直都能看见。
子沐:“我们可以把菇菇画下来。”
可乐:“可是这样的菇菇是扁扁的,都不能摸。”
醒醒:“对呀!这样不像。”
龙龙:“那我们可以用超轻黏土来做菇菇呀!”
大家都觉得用超轻黏土是个好办法。小手动起来啦!大家一起捏一捏、搓一搓、揉一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菇菇就诞生啦!
“菇”事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好奇与兴趣,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专注观察、学习照顾与关爱、学会合作与分工。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给予陪伴与引导,让孩子们亲身感知、体验、操作,在“菇”事中快乐学习、收获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本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在转载时注明”本文来源《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撰稿 | 徐 璐
编辑 | 李仁杰
审稿 | 滕海英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