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区角活动刚开始没多久,糖糖向老师要她放在床上的小兔子。
老师:“糖糖,你先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可以吗?”
糖糖:“可以。”
老师:“在我们班上,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
糖糖:“我喜欢菲儿姐姐。”
老师:“那你看菲儿姐姐正在干什么呢?”
糖糖:“她在玩胶泥。”
老师:“那菲儿姐姐有没有拿小兔子呢?”
糖糖:“没有。”
老师:“菲儿姐姐是个好孩子,是个大姐姐,我们糖糖姐姐也很棒,也是个大姐姐,不要小兔子对吧?”
糖糖:“嗯!”
老师:“糖糖姐姐真棒,老师表扬你。”
老师表扬完糖糖姐姐,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糖糖高兴的取了些胶泥走到菲儿姐姐旁边玩胶泥去了。
幼儿园老师说
小班的孩子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会很孤单、害怕。再加上交往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就容易迷恋某个物品。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依恋物”的发展会造成孩子社会交往及生活的困难,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纠正孩子的恋物行为。
写给家长的话
在家多关心孩子,多陪孩子玩,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多带孩子外出和其他人特别是与小伙伴接触玩耍,家长要不断鼓励孩子,给与孩子更多的信心。当孩子不恋物时,在全家人面前表扬他。
多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孩子身心都动起来,从而淡化对依恋物的依赖。让孩子动起来,从而让孩子觉得依恋物妨碍了他的快乐活动,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淡忘甚至厌倦以前离不开的依恋物。
恋物的幼儿大都较为内向,如果幼儿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就容易迷恋某个物品。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家园共育,和老师一起帮助幼儿找到好朋友。通过与小朋友交往,幼儿发现别人都没有恋物的爱好,自然会慢慢纠正自己的恋物行为。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