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几个小朋友在娃娃家玩儿,在选择角色的时候几个孩子都想当“老师”,果果没有想到其他人也想当老师,她就对着其他人说:“谁想当老师,谁就当老师。”
结果小朋友说都想当小老师。
她又对其他小朋友说:“谁最喜欢当老师,谁就当老师。”
几个小朋友都表达了自己最喜欢当老师。
于是果果提议:“我说一个脑筋急转弯,谁猜对了,谁就当小老师。”
结果小朋友都猜对了。
“谁来做老师”的争议孩子继续,果果又想出了几个办法来选择谁做老师,活动就在他们“谁来做老师”中结束,最后谁都没有做成老师。
幼儿园老师说
虽然结果谁也没有做成老师,但果果在活动中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她做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果果运用的好几个办法来达成她所想的目标,通过这类活动,让幼儿获得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自主自发的游戏当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孩子自己商量,他们在互相的交流合作中,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成长。
写给家长的话
大人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才能明白,孩子究竟要什么,大人给的,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做法对孩子是好的,而哪些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只有蹲下来,才不会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态度,自作主张地决定孩子该干什么,才能发现,现在怎么做,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
大人总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觉得我在某个场合有什么样的想法,孩子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孩子由于和你的经历并不相同,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可能让你开心的事情,他并不开心,你喜欢的场合和物品,也未必能博得他的欢心。试着想想,在孩子的角度,他会怎么想?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才不至于用你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如果你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很好地和孩子沟通呢?只有愿意蹲下来的父母,才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和孩子对视,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长才是真正地为孩子考虑,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亲子感情也会更进一步。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处在同一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个小孩子,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让孩子的发展更为顺利。如果总是站得高高在上,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给出合适的指导,或按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来要求孩子,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和幼儿站在同样的高度,和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一起参与 ,把“主导”教给孩子。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