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林老师,她把我的书抢走了!”
“林老师,他不愿意跟我一起分享!”
“林老师,我要去拉粑粑!”
“林老师,他在很快的走去排队!”
“林老师,他不是站在这里的他插队。”
“林老师,他去摸别人的东西!”
“林老师,他跑到区角里去玩了!”
“林老师,林老师,林老师…….”
……
幼儿园老师说
对很多老师来讲,在学校最让他们感到头疼的事就是孩子们的“告状”,包括很多有二孩的家庭,父母们每天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评判他们呈上的各种“罪状”。最典型的告状行为就是孩子向大人抱怨另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而孩子的告状行为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
1、当有孩子打破规矩,或计划做一些违背规矩的事;
2、孩子告状的目的无非以下几种:
· 引起注意
· 更好的表现自己
· 表达对别的儿童的失望或厌烦
· 从别人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证明自己规矩
· 想让大人来解决问题
· 让别人停止做困扰他人或大家的事
写给家长的话
及时安抚,积极处理;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肯定;认真倾听,弄清事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处理孩子告状行为的有效方式。除了对症下药以外,最重要的是:在处理时,我们要让孩子改掉凡事都爱告状的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慢慢地学着自己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告状,期待别人的帮忙。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辨识哪些事是可以自行处理的,哪些事是需要大人的帮助来解决的。
大多数小朋友之间的事,是可以自己解决的。比如,通过交谈、倾听和互相帮助的方式就可以解决掉。
但是有时,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事,比如有人受伤或处境危险,有人伤害你,或者伤害小动物,或者破坏一些属于大家的公共设施。这时候就可以来告状——因为这是大事!大事就是紧急的事,这时候你需要找大人帮忙!
【绘本推荐】——《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解决孩子爱告状的问题)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