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cd1you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分离焦虑”是新生入园或长或短大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是家长们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希望下面这篇短文能帮助到爸爸、妈妈们。
入 园
入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家庭走入群体,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言是第一次把宝贝送入群体,整个家庭在很多方面都会经历一个转变过程。作为家长,我们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入园,又如何做好自身的心理准备?
孩子入园的准备
孩子一般关注于眼前,他们在入园之前不会因为想到过几天就要离开家了,而提前有什么心理上的不适。
他们还没有经验,不能想象离开家庭到一个新的地方会遇到什么样的境遇,也就不会因此产生不良的情绪。
但家长不同,孩子长到三岁,就不得不离开了。经验告诉家长:家中已有的生活状态是安全可靠的,突然要将孩子交给陌生人,生活在一个不了解的环境中,孩子肯定会受不了。
这些顾虑给家长造成不安全感,感到焦虑,而这些情绪又会直接传导给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孩子。所以,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其实主要是家长的心理准备。
1、父母的心理准备
大自然给人类的生存方式,带给父母一种天然的心理状态——将自己的宝宝紧紧地抱在怀里,才能使心中安稳。
由于孩子发展需求,经过考察比较,终于费尽心思选好了幼儿园。虽然理智告诉自己应该相信幼儿园,但是还没有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总会无意识地一阵阵心中发慌,感到焦虑。
人类在面对改变了的环境时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在改变一种业已习惯的生活方式之前,要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否则进入新生活的时候,已经被前期的焦虑折磨得身心疲惫,无法克服新环境带来的冲突,更无法理智地关怀、感受孩子。
所以在孩子入园前期,夫妻双方要互相倾听。如果有些疑惑不能在家庭范围解决,就立刻去咨询或考察,努力调整心态,将所有的困惑都解决,使自己可以放松地对待孩子入园这件事。
家长不再焦虑,就不会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讲述幼儿园,也不会给孩子造成紧张的家庭氛围。
2、祖辈的心理准备
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孩子年幼时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着。与孩子朝夕相处了两三年的老人,在孩子的入园期也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
他们觉得自己不再被人需要了,一种被遗弃感深入他们的潜意识之中,他们会因此更加悉心照顾即将离开的孩子,使孩子对他们更加依恋,从而给处于“入园期分离期”的孩子带来更大的痛苦。
所以需要提前给家里老人做好工作,解释清楚孩子入园不是因为爷爷奶奶照顾不好,而是出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可以提前给老人安排好孩子入园后的生活方式,使老人能够在孩子入园后空闲下来的时间里有事情做,而不会专注于孩子入园后的孤独感。
3、孩子的心理准备
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孩子没有相关经验以及在经验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无法提前想象将来的情景,并产生特定的情感。俗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孩子在对幼儿园产生印象之前,不会提前产生离别的恐惧。
成人则不同,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当经历某事时,与之相类似的心理感受就会随之出现。当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时,常常会将自己曾经的体验和心理感受当成孩子的心理感受,从而将自己的情绪传导给孩子。
如:妈妈小时候与母亲分离的心理体验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虽然痛苦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遗忘,但却隐藏在内心深处成为一种潜意识。平常没有遇到类似情景的时候,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曾经有这样的体验。当孩子将要与妈妈分别,或者孩子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时,那种潜意识就会浮上来,使妈妈重新体验到曾经的痛苦。
这时,妈妈容易把这种感受也当成是孩子的,认为一提上幼儿园,孩子也会跟自己一样感到难受和焦虑,于是试图用兴奋夸张的语言安抚孩子。但孩子这时并没有对幼儿园产生担心情绪,反而被妈妈暗示出担心。
如果成人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紧张的状态,不将幼儿园描述得过于美好或过坏,就不会给孩子的入园造成问题。
把幼儿园引入孩子的认识
孩子三岁左右,已经可以理解成人的很多语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静随意地跟孩子谈论幼儿园,告诉孩子:
就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老师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妈妈去看的时候,他们正在和小朋友做什么事;
老师是怎么说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样吃饭的,怎样睡觉的;有一个小朋友想上卫生间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长讲这些事的时候,就像讲一个童话故事,最好讲得有幽默感,这样孩子往往会要求家长一遍遍地讲。
如果有幼儿园的图片,也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下图片里的老师、小朋友和幼儿园的环境。这样,孩子就会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一个基本了解,心中对幼儿园有了基本的印象,并对“幼儿园”这个词有了一定认识,对老师和小朋友不再完全陌生。
切记,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动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误以为幼儿园是一个游乐园一样的场所。结果,孩子在入园后发现幼儿园并不是当初体验的那样玩过了就可以回家,造成失望情绪。
家 园 配 合
参加幼儿园召开的新生家长会,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和相关要求,信任老师并积极做好家园配合。
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放下自身的焦虑,陪着宝贝及早适应集体,开启愉快的幼儿园生活……
▍来源:优师教研,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有错误信息,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原出处!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cd1you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