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教研莫等闲
课题研究正当前
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使他们在充分自由的生活中真正得到创造的教育。 ——陶行知
议题一: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
议题二:
新学期“微工作坊”研究方向及预设
新学期如何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微工作坊”的实践研究?教师们从幼儿兴趣、年龄特点等方面着手,选择和预设适合本班幼儿的研究内容。
《纸》(小二班):小班幼儿从生活中常见的纸入手,通过多种感官认知、表达交流来了解各种各样纸的特色和用途。在自由摆弄,撕撕贴贴玩玩的过程中,实现自由、自主的探究。
《杯子》(小三班):以《指南》为引领,从日常生活中喝水环节导入,以杯子为话题了解其种类和组成,通过艺术创造、趣味游戏等方式对杯子展开一系列研究。
《球》(小六班):关注幼儿在晨锻活动和体育游戏中表现出的对球类运动的兴趣,选择以“球”作为“微工作坊”话题,通过认知探究、艺术表达和课程游戏作用三个纬度对“球”进行实践研究。
《纸箱》(大三班):纸箱对大班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且常见的。幼儿可以在充分探索纸箱后,自主收集多种物品与之融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开展“微工作坊”活动。
《叶子》(大四班):将重点放在鼓励、支持幼儿自己提出关于叶子的疑问,不断探索、寻找答案,增加同伴间的深入交流,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发展。
《菜籽》(大七班):幼儿在对油菜籽探索的一系列“微工作坊”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挖掘生活教育的价值,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议题三:
“微工作坊”研究经验分享
为提升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帮助教师形成乐于思考探究、善于实践总结的能力,刘婧、汪华、黄莉三位教师分享了“微工作坊”研究经验。
刘婧
老师
“微工作坊”活动开展前要进行预设,并围绕主题形成思维导图,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寻找理论支撑,梳理资料进行验证。
汪华
老师
黄莉
老师
裴伟琴
老师
END
撰稿:雍定芳、朱文霞、曹艺萌、王蕴
编辑:王蕴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