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研讨之桥,构游戏之策
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促进建构游戏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建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同时秉承着提高教师建构游戏的观察与指导能力,2021年10月11日上午,张桂芝名师工作站成员及明珠幼教各分园教师代表在合肥市明珠幼儿园本部开展了一场聚焦建构游戏的教研研讨活动。
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 运用思维、 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
活动开始前,开放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情况进行针对性汇报。其中,小班聚焦幼儿的情绪情感,就了解建构区规则的同时,掌握材料的使用;中班聚焦幼儿的搭建技能;大班聚焦幼儿的合作分配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内容进行分享交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如何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建构游戏?在建构游戏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指导?带着这样的疑问,观摩的老师们走进了三个开放班级。在活动中,老师们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经验,提供了适宜的建构材料,创设了轻松自由的游戏氛围,把游戏时间还给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现场观摩后,我们以观摩班级为小组进行研讨活动,观摩老师们首先肯定了各班级区域材料的丰富性、适宜性及多样性,幼儿游戏的专注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针对发现的问题以及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在互动研讨中,老师们吸取了同伴好的经验,又看到自身支持幼儿游戏策略的不足之处。
张桂芝老师提出“此次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身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理论在前,实践在后,先要了解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环境,才能正确的组织幼儿游戏、支持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的游戏。
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轮流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游戏者如果没有想象,积木只是一块木头,等待着变化;教育者如果没有思考,建构区只是一个堆满材料的地方,等待着生机。此次建构区观摩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学习的平台,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达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建构,让孩子真正成为建构游戏的主人,体验建构活动的乐趣,建构更大的梦想!
撰稿:汤 苗
审核:赵玉文
编辑:周元莲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合肥市明珠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合肥市明珠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