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宝贝:妈妈,我嘴巴里好疼啊!
妈妈:宝贝,张开嘴巴看一看。
口罩宝贝:吃东西也很疼。
妈妈:那带你上医院看看吧!
口罩宝贝:呜,我不要去医院……
秋天来啦,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秋季传染病也在蠢蠢欲动了。宝贝的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受到各种病毒入侵。感冒,咳嗽,发烧,拉肚子…让大人们提心吊胆。为了更好的预防疾病,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今天我们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李医生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如何击退这些让人头疼的“换季魔咒”。
手足口病,从夏天开始它就来势汹汹,秋天依然不容小觑。主要通过飞沫,接触,饮用、进食受污染的水及食物感染,经常突然发病,并且反复发作,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5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容易受感染。早期多为低热,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和皮疹,皮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部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大部分幼儿经过治疗后,1周左右可痊愈,但仍需要继续在家休息1周。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的“孪生兄弟”,传播途径、早期症状和手足口相近;但发热1~2天后,口腔内多部位黏膜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透明小疱疹和溃疡,只在口腔内出疹,其他部位没有,1到2周可消退。
流行性感冒,也可以叫它流感,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或染有病原体的手接触口或鼻粘膜传播。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相对较轻。
红眼病,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感染性结膜炎”,在春秋最为常见。宝宝用手揉眼或是用不卫生的毛巾擦拭等,都会引发红眼病,而且传染性很强。红眼病除了眼睛发红外,还会有眼睛痒,流眼泪,眼屎多等症状。
猩红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特别是5-15岁幼儿易感染。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而传播细菌,也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接触传播。
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都会导致拉肚子和呕吐,所以有人问这两种是不是同一种病毒,只是有俩名字。其实这两种不是同一种病毒,那么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区别是什么呢?
1.典型症状:诺如病毒: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呕吐有可能是喷射状的,24小时内腹泻可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肿。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通常先吐后泻,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可出现脱水症状。
2.发生时间:诺如病毒在全年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寒冷的季节高发。轮状病毒在夏秋是高发季,其他季节较少爆发。
3.感染对象:诺如病毒:成人和学龄儿童为主,2岁以上考虑诺如这种其他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婴幼儿,通常,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患的基本是轮状病毒。
4.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经由饮用或食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轮状病毒:粪-口途径。
秋季传染病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只要爸爸妈妈更加关注,做好预防,就能保护宝宝不受伤害。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适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秋季爸爸妈妈可以去疫苗接种中心了解一下:季节性流感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等,根据自己家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性接种,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
2.注意卫生,多洗手。要知道病从口入,病从手生,爸爸妈妈在生活里要多注意卫生,注意引导孩子在家也要勤洗手,饭前便后,出门玩耍,摸过杂物后都要认真洗手。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候,病毒对于大人而言无关痛痒,对孩子而言却是“致命”的。所以,大人和宝宝不能共用毛巾、浴巾、洗澡盆等生活物品,餐具、水杯更要分开使用。如果宝宝有揉眼睛,啃指甲等习惯,要及时纠正。
4.不带幼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期。在家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5.合理安排饮食,注重营养搭配;适当进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如果发现宝宝已经有上述感染症状,家长也不必惊慌,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根据医生诊断,患病幼儿按幼儿园传染病隔离制度的相关规定居家休养,隔离期满痊愈后携带病历本,经保健医生检查确认后开具“万禄幼儿园回班复课证明”就可回班复学。
传染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科学防控传染病,防止它的蔓延。所以一旦您的孩子被确诊某种传染病,本着对他人孩子负责的态度,请家长第一时间联系老师。这点很重要,我们保健室会根据孩子的病情,第一时间将情况及注意事项通过老师告知班级其他家长,让班级其他家长引起重视,做好相应预防措施,防范未然。同时,幼儿园也会同步做好相应隔离消毒措施。
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家园携手共同防控传染病让我们每个宝贝都能击退“换季魔咒”,快快乐乐成长。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海盐县万禄幼儿园